Successive de-anchoring and defaults of synthetic stablecoins USDe, deUSD, and USDX have exposed the fatal vulnerability of DeFi's high-yield strategies and high-leverage mechanisms in the face of market volatility, sounding an alarm for the industry.
合成稳定币USDe、deUSD和USDX相继失锚爆雷,这些事件揭示了DeFi中高收益策略与高杠杆机制在市场剧烈波动情况下的严重脆弱性,为行业敲响了警钟。
市场分析
在加密货币市场中,稳定币被视为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生态的“桥梁”,承诺提供价值的稳定。然而,近期一系列稳定币崩溃事件如警钟般敲响,彻底动摇了人们对“稳定”的信念。继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De短暂脱锚后,Elixir的deUSD和Stable Labs的USDX也纷纷出现大幅脱钩,引发市场恐慌和连锁反应。这些事件不仅暴露了合成稳定币依赖高收益机制的内在脆弱性,也揭示了DeFi中高杠杆操作和复杂合成资产在剧烈波动市场中的巨大风险。当“稳定”的承诺在压力下崩溃时,Web3金融的未来发展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一、deUSD失锚:Stream Finance暴雷引发的连锁反应
Elixir开发的合成美元稳定币deUSD,原本意在为Ethena Labs的USDe提供一种“真正去中心化”的非托管替代方案,但其命运却与DeFi协议Stream Finance的崩溃紧密关联。
Stream Finance暴雷: 11月4日,Stream Finance在外部基金经理披露亏损9300万美元后暂停提款。该协议至少欠下多家贷款机构2.85亿美元,包含欠Elixir超过6800万美元的债务。
deUSD交易暂停: 由于Stream Finance的平仓操作导致巨大损失,Elixir宣布停止deUSD的铸造和赎回业务。
赎回承诺与安排: Elixir宣布已处理80%的deUSD持有人赎回,剩余未兑余额已进行快照,待平台恢复后按1:1比例用USDC兑换。虽然deUSD的铸造和赎回机制已于周四临时关闭,但其仍承诺将以1:1比例完成所有权益兑付。
责任追究与后续处理: Elixir强调其是唯一享有「Stream 1美元完全赎回权」的债权人,但Stream方面已宣布不考虑偿还或平仓。目前,Stream持有约90%的deUSD供应量(约7500万美元),而Elixir支持部分由Morpho通过贷款提供。团队正与Euler、Morpho、Compound等去中心化借贷平台及相关机构合作,清算Stream的头寸,将资产优先兑付给deUSD持有者,以减少损失。
二、USDX崩溃:Delta对冲策略失效引发的危机
由Stable Labs发行的合成稳定币USDX,也未能幸免,价格暴跌至低于0.60美元,引发市场对其背后协议稳定性的担忧升级。
价格暴跌: USDX的流通市值曾达6.83亿美元,但现交易价格已跌破0.60美元,呈现剧烈下行趋势。
Delta中性对冲失效: USDX试图用交易所提供的delta中性对冲策略(主要对冲BTC/ETH空头)来维持锚定,但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11月3日Balancer遭受1.28亿美元攻击有关。对冲引发的强制平仓可能导致赎回急剧增加,加剧了USDX下跌势头。
投资管理问题: Hyperithm研究员Min指出,USDX的投资组合已经超过两个月未有明显调整,甚至在内部加入了如BANANA31等奇异的另类资产,质疑其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大型投资者抛售: 交易员Arabe ₿luechip on X平台披露,关联Stable Labs和Babel Finance的高净值钱包近期开始大量赎回USDX抵押品,将资产兑换为USDC、USDT甚至疑似美元等稳定币,导致流动性压力骤增。
连锁反应: 链上借贷协议如Lista DAO和币安支持的PancakeSwap已发布声明,表示正密切监控局势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Lista已开始清算USDX和USD1金库,合作伙伴Re7 Labs也协助执行紧急操作,清算超过350万枚USDX,回收约290万枚USD1代币,旨在减少损失并稳定市场。
三、稳定币崩盘的深层原因:高收益背后隐藏的致命弱点
USDe、deUSD、USDX等合成稳定币的崩溃事件,暴露了DeFi中“高收益”策略的潜在风险和结构性缺陷。
高收益机制的诱惑与风险: 这些稳定币通过复杂的金融工程设计,提供远超传统金融资产的高收益,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但同时也引入了依赖衍生品对冲、资金费率套利、信用杠杆等高风险策略。在市场波动剧烈时,这些机制的脆弱性被彻底暴露出来。
杠杆放大风险: DeFi中普遍使用的循环借贷和高杠杆策略,极易放大市场风险。一旦基础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或对冲策略失误,将触发大规模清算,形成恶性连锁反应,造成资产价格的剧烈崩盘。
流动性枯竭与信任危机: 在市场恐慌或流动性枯竭的情况下,稳定币的锚定机制面临冲击,甚至可能引发“踩踏式挤兑”。技术性风险转变为实质性的流动性危机和信任危机,威胁整个生态稳定性。
投资管理失误: 一些稳定币项目在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方面管理不当,涉及高风险另类资产,进一步加剧脱锚风险和系统性隐患。
四、市场启示:重新认识稳定币的本质与风险
连续的崩盘事件促使市场对稳定币的本质和潜在风险进行了深刻反思:
“稳定”的定义: 稳定币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1:1储备或抵押品覆盖,还依赖于市场流动性、对冲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发行机构的运营能力。一旦流动性枯竭或管理失控,其脆弱性便会迅速显露,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崩溃。
透明度和合规性: 事件再次强调发行方必须加强储备金透明度,确保资产真实、透明,提升合规性,以增强市场信心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投资者教育: 投资者应充分理解合成稳定币的复杂机制,警惕高收益背后潜藏的风险,理性判断,避免盲目追随高收益导向,增强风险意识。
结语:
这系列稳定币崩溃事件是加密市场的重大考验,也再次凸显了合成稳定币制度的潜在风险。高收益神话的破灭,警示我们在追求收益的同时,必须深刻理解并掌握相关风险。项目方和交易所应不断完善风控措施,提升透明度,责任共担,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挑战。这场危机提醒所有市场参与者:在高收益的诱惑背后,是对风险的理性认知与严肃对待。稳定币的未来,将取决于我们能否建立更为稳健、透明的生态体系。
相关推荐阅读: 华尔街“巨撤退”引发20亿美元清算,Bitcoin牛市终结还是新黎明的前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