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币与AI概念引领传统项目逆境增长,显示出市场由故事驱动投机向价值重新评估的根本转变。
隐私币和AI概念的推动使得一些老牌项目逆势上涨,彰显市场正从叙事驱动的炒作逐步向价值重估的结构性转变。
市场分析
在2025年第四季度整体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一批“老面孔”意外成为市场焦点。数据显示,Zcash、Dash、ICP、Filecoin 等11个传统项目在过去30天内平均涨幅达到55.3%。这些项目在上一轮牛熊转换时逐渐被边缘化,叙事逐渐消耗殆尽;如今在流动性收紧的环境下却集体“焕新”,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老项目的“逆袭”是短期资金避险回流的表现,还是行业整体从“炒新”转向“价值重估”的结构性信号?
隐私币板块成为最先被点燃的部分。
ZEC成为这波行情的“领先者”——过去一个月内暴涨151%,刷新自2018年以来的高点。虽仍然距离历史高点约80%的跌幅,但市场兴趣明显回暖。推动力量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包括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硅谷投资人Naval等意见领袖公开看好;二是ZEC本身在技术和生态层面取得实质性突破。Zcash开发团队ECC在四季度路线图中提出了隐私钱包Zashi的性能升级,并增强了基金会治理的透明度;此外,灰度信托重启认购,也成为价格上涨的关键催化剂。更重要的是,2024年的区块奖励减半,将导致新增供应大幅减少,从而提升稀缺性逻辑。 伴随而来的还有XMR。在隐私需求再次上升的环境下,XMR在过去30天上涨了43.6%,达到了2021年以来的新高。Monero近期的Fluorine Fermi升级增强了对“间谍节点”的防御能力,社区治理系统CCS也在稳步推进。相较新兴隐私项目,这些老币的优势在于:经过长时间验证的技术基础、仍具生命力的社区以及更稳健的去中心化结构。
隐私资产的“复苏”既反映市场对在监管压力下保持匿名性的自然需求,也可能是一种资金策略——在主流资产波动减缓、投机热情难寻的情况下,资金往往回流到情绪饱和、流通盘较小的“老叙事”项目中。
与隐私币不同,另一波项目通过结合新兴叙事实现“自我重估”。
以CIP为代表,借助AI概念的爆发,其30天涨幅达到111%,成为今年表现最亮眼的老项目之一。背后核心动力来自DFINITY基金会推出的DeAI平台Caffeine,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创建和部署Web3应用,降低开发门槛,为“AI+链”结合提供了实质性的落地路径。
Filecoin也在向类似方向转变。过去一个月上涨51.5%,核心逻辑是从纯粋的去中心化存储向“链上云服务”转型。Filecoin在发布v26网络升级后,Gas费用大幅下降近一半;生态基金通过RetroPGF向超过200个项目注入资金;其新推出的Filecoin Pin和Akave Cloud企业级去中心化存储方案,逐步具备与传统云服务竞争的能力。AR项目也受益于AI数据需求和DePIN热潮,月涨31.7%。
可以说,这波“老币新生”并非靠炒作驱动,而是通过技术重塑找到了新的价值锚点。AI、ZK、DePIN等新趋势并未创造全新资产,而是为旧资产提供了“新叙事空间”。老项目凭借其存量资源和品牌沉淀,更易获得市场关注和资金的试探性回流。
除了单个币种上涨,一些项目通过治理和经济模型的改革,努力重塑长远竞争力。
比如Uniswap在11月提出了“UNIfication Proposal”,涉及激活协议费、销毁机制与增长预算,带动UNI价格上涨43%。尽管距离历史高点仍有80%的跌幅,但此提案被视作DeFi市场结构调整的信号——从“流动性竞争”转向“生态利润再分配”。
同样,NEAR Protocol通过推出House of Stake主网和Near Intents执行框架,推动跨链交易与AI适配功能的融合。近期涨幅约20%,虽不显著,但展示了其在“AI与多链融合”方向上的战略延伸。此外,NEAR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OceanPal合作,共建基于NEAR的加密资产管理和保密AI云平台,为老牌公链带来了新的资金和实际应用落地路径。
在ZK技术领域,Starknet和ZKsync都通过技术迭代获得短期关注。Starknet推出了S-two证明系统,上线了Circle原生的USDC和CCTP V2;ZKsync则升级了ZK Stack的Atlas版本,并引入回购销毁机制,增强代币的可持续性。
这些升级及治理措施的共同特点在于:不再单纯追求流量与“叙事热度”,而是专注于“结构稳定性”和“收入闭环”,体现行业向成熟发展的转变,这是加密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老项目的逆势上涨绝非只是情绪驱动,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正在由“故事讲述”逐渐转向“现金流关注”。
当新兴叙事频繁变更、资金流向 meme 币和短线投机时,具有稳定运行历史和成熟治理的项目成为避险的优选对象。虽然这些老项目距其历史高点仍有距离,但其风险结构更透明,治理机制更完善,更易在资本收缩的周期中存活下来。
从资金流向看,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风险偏好明显降低。部分投行和量化基金开始重新配置“估值低、流动性强”的老币,作为组合中的稳定资产。换句话说,老项目的反弹是一种“资金防御性轮动”,也是市场对“确定性”进行重新定价的过程。
这波逆势行情或许难以在短期内带来暴富,但标志着一个长期趋势:加密市场由投机向具有验证性、可持续性和复用性的结构性生态演化迈进。当资本厌倦“故事循环”,那些能够不断自我修正、找到新叙事支点的项目更具生存能力。
在“叙事过剩、信任稀缺”的加密时代,ZEC、ICP、FIL、UNI等老牌项目的逆势上涨,可能并非短期重回高点的开始,而是行业逐步回归理性的前兆。
随着技术创新、治理架构和资金逻辑的逐步对齐,未来周期的意义可能已不再是价格的波峰或波谷,而是整个行业的结构性修复与成熟的信号。那些真正能经受住周期考验的项目,或许不是增长最快的,而是最稳健、最具韧性的。
关于隐私币的观点:它们并不算激进,真正激进的是那些试图通过监控实现控制的货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