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渴望获得机构的接纳,但其背后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合规的信息传递和审计日志,却严重不足。《The Tie》的Bridge计划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虽然Telegram和WhatsApp在许多普通用户中表现良好,但对于机构而言,这些平台在合规性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机构需要更高标准的安全和合规消息工具,以确保合规操作和风险管控。
最新资讯
随着加密行业的逐步成熟,实践经验与常识正逐渐渗透到这个充满理想主义和挑战的领域中,为其带来更多的理性与规范。
多年来,加密创业者们不断宣称要重塑金融体系,推动创新金融工程。但与此同时,许多加密产品和服务仍处在监管的灰色地带,难以合规运营。
在银行、场外交易平台和机构投资者逐步进入行业的背景下,他们发现基础设施的不足或缺少完善的合规工具,限制了他们的参与和操作。
虽然Telegram和X(推特)成为加密社群的偏爱沟通渠道,但机构面临的问题远不止简单的消息交流|—他们担心信息泄露、网络钓鱼、以及反复管理多个黑名单地址。摩根大通在2021年因此被监管机构罚款2亿美元,原因是其在这些平台上的操作存在合规风险,骗子也借此便利进行盗窃。
The Tie 一家专注于机构级数字资产数据的公司,致力于解决安全加密通信中的难题,与Global Relay等已有的金融后台合规系统整合,用于满足监管需求。
“我们一直在努力攻克系统中的痛点,很多时候都忽略了最基本的合规需求,”The Tie的CEO Josh Frank表示。“机构不能随意选择是否合规,也不能只在Telegram中与人对话而不验证身份。它们有规则、有保存责任,而现有的加密通信工具并未充分考虑这些合规要素。”
Frank介绍称,Bridge是针对希望在数字资产领域合规运营的机构打造的解决方案,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
“对大部分用户而言,只要小心,WhatsApp或Telegram基本没有问题,但对于机构来说,我们必须提供一个在合规性方面无懈可击的通信平台。”
新加坡QCP的CEO Melvin Deng对Cointelegraph表示,“每个受监管机构都有明确义务——识别对方身份、保存完整调控记录、确保通信合规与审计。在加密行业,这些基本要求长期被忽视。像Bridge这样的平台,重新确立了行业的完整性,将机构金融的标准引入数字原生环境,在这里,身份验证与合规数据的保存不是事后应付,而是默认机制。”
从电子邮件验证、严格的“了解您的业务(KYB)”规则到经过验证的身份认证,Bridge旨在为全球行业参与者提供安全可信的B2B消息传递平台,确保端到端的合规性。
Frank指出,管理多个通信渠道成为合规团队的一大负担。“你可能通过50个渠道与每个合作方联系,”他说,“每当有人离职,渠道都必须清空、重新授权。每个渠道都是潜在的合规责任隐患。为此,我们开发了一体化管理平台,支持批量转移账户、历史记录,简化团队成员变动的管理流程。”
平台自动记录所有交易的完整审计日志。“平台会维护详细的交易记录,包括经验证并带有时间戳的交易完成通知、确认信息——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合规,”Frank介绍。“这些数据在组织内部一直属于不可更改的资产,个人用户的事件都直接映射到完整的交易追踪数据库中。”
他还提到,Bridge支持在应用中直接访问The Tie提供的数据分析平台,注重用户隐私,结合AI技术提供上下文搜索。“比如你准备去新加坡参加Token2049大会,可以用Bridge检索过去两年内在新加坡有资金募集的托管人、场外交易平台和主要经纪人的信息,相关资金总额可能超过1亿美元。之后你可以在应用中直接与这些方沟通。”
“你还可以借助AI获取实时市场情绪分析,或查阅开发者动态和统计数据——我们几乎提供所有机构级别的数据支持。”
Bridge计划于2026年初正式推出,支持多平台操作,包括网络端、桌面端以及原生iOS和Android应用。Frank表示,The Tie会以每用户每月5美元的价格提供此服务,旨在打造一款“无需复杂操作”的合规通信工具。
“这将成为行业运营的基础设施之一,”他说。“我们希望让所有在加密行业运营的企业都能轻松、安全地合规交流,降低行业门槛,吸引更多优质参与者加入,共同推动加密生态的未来发展。”
相关推荐:英格兰银行副行长Breeden警告:放宽稳定币监管可能威胁金融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