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正式推出Ensemble项目试点,并结合“金融科技2030”规划与数字原生债券的发行,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打造全球数字资产枢纽。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正式启动了Ensemble项目的试点,并结合“金融科技2030”愿景以及数字原生债券发行,采取多方措施加快打造全球数字资产中心的步伐。
市场分析
在香港积极拥抱Web3、致力于打造国际数字资产中心的背景下,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于2025年11月13日宣布,Ensemble项目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香港在推动代币化存款以及数字资产的真实交易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该项目预计将持续到2026年,为未来的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推动香港更广泛的代币化生态系统发展。同时,香港政府还积极推广数字原生债券,并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合作,制定了“金融科技2030”战略蓝图,描绘出香港在数字金融领域加速迈向新纪元的宏伟目标。
香港金管局宣布Ensemble项目正式启动试点,标志着香港在数字金融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真实交易试点: 该项目允许在受控环境下使用代币化存款和数字资产进行真实交易,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安全且受监管的空间,探索代币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可能性。
跨行结算: 代币化存款交易的跨行结算将优先通过港元即时支付系统(RTGS)进行,这将大幅提升资金结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全天候结算: 试点环境将逐步升级,支持代币化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实现24/7不间断结算,促进香港代币化生态系统的持续扩展。
项目持续运行: Ensemble试点计划至2026年持续推进,助力未来阶段的创新探索及生态完善。
香港政府积极推动多币种数字原生绿色债券的发行,以巩固其在全球数字资产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多币种数字绿色债券: 计划发行以美元、港币、欧元及离岸人民币计价的数字绿色债券,提供投资者多样化的数字资产投资选择。
技术平台: 这些数字债券可以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平台上发行,比如由汇丰控股或高盛提供的私有平台,亦可以在以太坊等公共区块链上发行,以增强灵活性和扩展性。香港最新发行的纸币也将在汇丰银行提供的DLT平台上进行记录与清算。
评级与风险控制: 标普已对拟发行的数字债券给予AA+的评级。公司代表尹雨指出,尽管这种新型证券面临一些潜在风险,但相关部门已制定了应急措施,以确保在出现中断时能将票据安全转入传统系统,降低风险水平。
企业数字债发行: 除了政府债券外,已有六家企业在香港发行了数字债券,总筹资额度达10亿美元。其中,包括两家国有背景的中国企业——深圳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山东高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期完成了数字债的发行与定价。
香港金管局主席余伟文在金融科技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金融科技2030”战略,旨在将香港打造为稳健且具有韧性、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中心,涵盖超过40个具体项目,重点聚焦以下四大领域:
金融代币化(Tokenisation): 促使资产的数字代币化,推动形成繁荣的代币生态系统,金管局将率先示范资产代币化应用。
数据与支付基础设施: 优化数据共享机制及支付基础建设,提升系统效率与安全保障水平。
人工智能(AI): 推动AI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加快智能服务的部署与普及。
科技韧性: 加强金融系统的网络安全和技术韧性,防止潜在的网络威胁与风险扩散。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其评论文章《金融创新与科技发展相互促进》中指出,经过政府与业界多年来的共同努力,香港的创新科技生态体系已取得显著成就:
初创企业: 过去五年,香港的初创企业数量增长了约40%,达到约4,700家。
融资环境: 香港为创业企业提供从天使投资、多轮融资到IPO的全链条融资支持,营造了繁荣的融资氛围。
融资成果: 过去一年,香港数字港和科技园旗下企业累计融资达60亿港元,已有多家公司成功上市,累计筹资超过52亿港元。
结语: 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动的Ensemble项目试点以及数字原生债券的持续推广,标志着香港在Web3和数字金融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金融科技2030”战略指引下,凭借其独特的制度优势与日益完善的监管体系,香港正加速向成为一个稳健、韧性强、具有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中心迈进。
相关阅读: SEC主席公布的“代币分类法”计划,可能使比特币(BTC)被正式认定为非证券,相关政策走向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