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P牌照已从合规成本转变为关键竞争门槛,成为加密公司进入传统金融领域、获得全球市场准入的关键凭证。
VASP许可证已从仅仅降低合规成本,演变为核心竞争壁垒,成为加密企业接入传统金融体系、获取全球市场的关键通行证。
市场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作者:邵嘉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加密行业已进入新的阶段:没有牌照,寸步难行。
无论是交易所、钱包、支付公司,还是OTC、托管、Staking或NFT平台,只要涉及虚拟资产(Virtual Assets)的接受、转移、托管或撮合,基本都必须纳入“VASP(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的监管框架。这已经不只是一种趋势,而是事实。
在欧盟、香港、阿联酋、新加坡、巴哈马等主要法域,监管机构正同步推动行业合规,促使加密业务从灰色地带逐步走向制度化。过去多以“发币”优先,现在更强调“合规先行”。
VASP(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牌照,实际上是对加密企业而言的一种金融许可。由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央行、金融管理局、证监会等)发放,旨在监管交易所、钱包、支付、投资等全产业链的业务活动。
持有VASP牌照意味着:
你的业务符合法律规定的AML(反洗钱)、KYC(客户身份验证)和CTF(反恐怖融资)标准;
你可以合法推广业务、吸引用户、提供兑换和托管服务;
你能与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支付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赢得信任。
没有VASP牌照的公司,难以在本地合法开展业务,更可能因“无牌经营”面临罚款、账户冻结甚至强制关闭的风险。因此,VASP牌照已成为加密企业迈向合规与全球运营的“通行证”和“护城河”。
许多创业者将VASP视为“成本中心”,却忽略了其实际上是竞 争壁垒。合规不仅关乎法律,更关乎商业竞争的制高点。
1. 全球市场准入(Passport效应)
在欧盟国家取得牌照,可凭借“MiCA护照”登上整个欧洲市场;在阿联酋、香港、新加坡等地获得牌照,也代表可以对接主流银行、支付机构和投资机构,实现本地化运营。
2. 品牌背书与信任建立
牌照是最具说服力的信任凭证。银行、投资者、合作伙伴更倾向于与持牌企业合作,没有牌照会极大限制业务发展,包括开设银行账户的难度也会显著提高。
3. 降低法律和运营风险
持牌企业在制度内运行,能通过完善的KYC/AML体系,有效防控洗钱、诈骗和制裁风险,同时提升企业的内部治理和交易安全水平。
几乎所有涉及“触币”的企业——不论是B端还是C端——都可能被定义为VASP,包括:

大多数国家对交易所、托管钱包、加密支付、OTC交易、基金、发行人、支付网关等业务主体,都要求取得VASP或等效的运营许可,具体要求需参照当地法规执行。
适合初创项目或技术研发类公司,或者只涉及链上技术的机构。一些地区尚未有专门的VASP法规或只需一般反洗钱登记,设立周期短、成本低,但缺少完整的监管背书,难以直接进入主流市场或建立信任。
无专门的加密法规,只要求遵守AML/CFT义务。注册流程约1-6周,适合技术开发和国际结算实体。缺点是缺乏监管牌照,银行开户困难。
长期保持“无VASP监管”状态。监管机构公开表态对纯加密交易无监管权限。注册成本低、无最低资本要求,税制较为宽松,适合设立控股公司、跨境资金结算或DAO基金会控制层。
尚无独立的VASP法案,仅对金融机构监管AML。注册周期3-5周,成本低、税收中立,但银行体系对加密行业不友好,开户难度较高。
加密资产在当地被合法承认,但尚无专门VASP许可证。可注册为普通商业实体,满足AML/KYC要求。电价低、基础设施完备,常被做挖矿、节点等业务的公司选择。
对DAO和区块链企业持开放态度,尚无专门VASP许可。政府认可“DAO LLC”形式,链上注册公司无障碍,适合DAO治理、代币发行或链上结构组织,但需自行制定AML政策以应对跨境合作。
代表如:
- El Salvador(萨尔瓦多): 首个将比特币列为法币国家,具备两类牌照:BSP(比特币服务商)和DASP(数字资产服务商);
- Cayman Islands(开曼群岛): 设有专门《VASP法案》,需提交商业计划、AML政策和审计资料,流程高效,税制中性(即注册平台如BitMart等多在此注册);
- British Virgin Islands(英属维尔京群岛): 监管机构FSC执行VASP法规,已批准多家企业;
- Seychelles(塞舌尔): VASP法用于交易所、钱包等多类业务,税收优厚,适合资金充裕的企业。
- Bahamas(巴哈马): 由SCB监管,需具备实体办事处和资本金,基础设施完善,已吸引一些国际企业落户。
欧盟的监管最为严格和细致,任何计划在欧运营或面向欧盟客户的企业,都必须遵守即将生效的《MiCA》(加密资产市场条例)。
MiCA的核心原则是:“所有虚拟资产服务商(VASPs)均纳入统一监管体系,取得一国牌照即可在整个欧盟运营。”
这带来“欧盟护照”的优势——一牌照覆盖27个成员国,极大提升市场准入效率。虽然审批流程复杂、成本较高,但提供了全球最具价值的跨境监管权限。这对于希望长远布局欧洲市场、服务欧洲客户的企业而言,是值得的战略投入。
主要监管特点包括:
统一标准:涵盖发行、交易、托管、兑换、支付、投资咨询等全部业务形态;
严格的AML/KYC:必须遵守欧盟反洗钱指令,落实身份识别、风险管理和报告义务;
“Travel Rule”制度:可追溯交易双方身份;
护照权:持一国牌照,即可在27国内合法运营,显著优化市场准入流程。
尽管申请成本和合规难度高于其他地区,但它提供的全球通行权最具价值。对于长远谋划欧洲市场、追求机构合作的团队,MiCA无疑是一条值得投入的重监管战略路线。
做出决定时,不应仅考虑“哪里便宜”,而应综合权衡:市场需求、监管成熟度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上,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
不同地区的VASP牌照,不能轻易随意跨境使用。需明确目标用户、主要运营区域及是否涉及法币出入金。
- 若客户主要在欧洲或英国,应选择欧盟成员国及适用MiCA法规;
- 面向亚洲用户,更适合香港、新加坡或阿联酋;
- 想在国际范围内建立控股或结算中心,BVI、Cayman或巴哈马具有税务和结构优势。
实际操作中,监管“管辖权”往往以客户所在行业为标准,而非公司注册地——因此,业者必须根据用户流向合理布局。
建议:先绘制你的资金和用户流向图,再确认牌照申请地点。
低门槛地区虽快速设立,但监管模糊,后续可能导致合作受阻。相反,监管制度明确、审批透明的地区,有利于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推动后续扩展。
关注的关键点包括:
1. 监管是否成熟(如:Cayman、BVI、EU的VASP法规)
2. 运营是否有配套合规要求(AML政策、合规官配置、本地实际办公)
3. 持牌后,监管强度(如:审计频率、KYC报告更新、最低资本要求)
“监管清晰”不等于“苛刻”,它代表企业在规则明晰的情况下,可以稳定运营;而非在政策频繁变动中被动应对。
建议:优先考虑监管透明、执行规范的地区。
许多团队只看到注册和律师费,忽视了后续的持续合规投入和维护成本。包括:
- 初始费用:注册费、律师和合规顾问费
- 持续成本:年度审计、AML报告、合规官薪酬、办公场所租赁
- 税务环境:是否税收中性,是否存在预扣税,是否避免双重征税
- 银行支持:开立和维护运营账户的难度和条件
一些地区虽然设立成本低廉,但后续难以获得银行支持,影响正常运营;而成熟监管地区,虽成本较高,但能赢得金融合作和资本信任。
建议:从“获牌-运营-融资-退出”的全流程视角,综合评估长期总成本,而不是单纯看申请时的金额。
总结:选择PSD不仅是找最便宜的方案,而是要寻找最适合企业生态的法域。
理想的区域应满足:监管明确、成本合理、目标市场可达、银行合作顺畅。VASP牌照,不只是企业的“准入卡”,更是未来稳健发展的“底层护城河”。
过去,拿牌主要为企业“活下来”;而到了2025年及以后,持牌企业获得的,是进入广阔金融体系的“钥匙”。
VASP牌照不光是监管要求,更逐渐演变成一套国际通用的金融“语言”。银行、支付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家族办公室等,都借助牌照来判断合作的价值与资质。
未来的加密行业,将不再是无牌野跑的“黄金时代”。而是合规运营、跨境互信、制度链接的新时代。那些提前布局牌照、梳理架构、完善合规体系的企业,将在下一轮政策浪潮中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相关阅读】:加密银行AMINA已获得香港牌照,将启动机构交易业务
下一篇:"深度解析熊市的本质与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