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区块链 >   正文

"非上市公司股权代币化合规操作全览手册"

股权代币化通过将股份转化为链上资产,实现了更高效、更透明、全球化的融资与交易,同时具备自动合规的特性,目前正逐步从试验阶段迈向主流市场。

股权代币化是将公司股份在区块链上进行数字化,旨在实现更高效、更透明、全球化且自动合规的融资与交易方式。它正逐步从试验阶段迈向主流市场,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变革方向。

非上市公司股权代币化合规全景指南市场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作者:邵嘉碘律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什么是股权代币化?

“股权代币化”(Stock Tokenization)是指将公司传统股权转换成在区块链上发行的数字代币,每个代币代表对应比例的所有权。换句话说,持有者不再拥有纸质股权证书,而是持有记录在区块链上的代币,可以实现电子化管理、转让和交易。这一概念起源于2010年代后期的区块链浪潮。2016年,Overstock.com成为首家在区块链上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在2017-2018年的ICO热潮中,证券型代币发行(STO)被广泛看作下一波市场趋势,Harbor等新兴公司获得数千万美元融资,尝试利用区块链提升私募股的流动性。然而,早期由于缺乏成熟的监管环境和基础设施,落地速度较慢。

到2025年,股权代币化已从试验逐渐成为现实。Robinhood与Bitpanda合作,让欧洲投资者能够24小时交易美股;Kraken和Coinbase也在探索符合合规的股票代币化业务。据统计,截至2025年中,全球代币化股票的市值已达4.24亿美元,且增长迅猛,分析人士预测未来或突破1万亿美元,股权代币化正逐渐从边缘创新走向资本市场核心。

股权代币化的意义:让“股权”变得 smarter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股权代币化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提高“效率”。它使资本市场变得更加开放、自动化、透明化。对投资者而言:

  • 流动性增强:代币可以在全24小时运行的数字平台上交易,打破传统私募股“死锁”的局限。
  • 碎片化投资:高价股可以拆分成极小单位,降低投资门槛,吸引更多散户投资者。
  • 链上透明:所有交易和持有人变更都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便于追溯和审计。
  • 全球接入:只要所在法域允许,全球投资者都能参与相同轮次的融资。

对企业而言:

  • 全球募集资金:通过代币化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潜在投资者和市场。
  • 自动化合规:智能合约可以内置KYC、锁仓期、转让限制等监管规则,实现“合规即代码”。
  • 运营效率提升:股东名册自动更新,分红、股东投票、拆股等链上操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成本节省:减少中介环节的费用,加快结算速度,减少资金占用。

总结而言:股权代币化的核心不在于“逃避监管”,而在于“把合规数字化”。

全球监管格局

股权代币化的落实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于监管架构。不同法域对代币化的态度差异巨大,但整体趋势一致:将其认定为证券,然后纳入现有法律框架加以管理。

  • 美国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代币化股票认定为证券。如代币代表所有权或分红权,必须依据法规注册发行或符合豁免条件(如Reg D、Reg CF、Reg A+等)。在二级市场流通方面,通常需在SEC批准的交易所(如NASDAQ、NYSE)或合规的ATS平台进行,相关撮合、经纪和托管机构也需获得适当牌照。简而言之,在美国进行股权代币化,其流程仍是传统证券发行的流程,区别在于载体由数字代币承载。

  • 欧盟

欧盟将代币化股票纳入《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 II》(MiFID II)所涵盖的“金融工具”类别,与传统股票享受同等监管规则。不同成员国态度略有差异,例如德国的BaFin要求除特殊豁免外,必须提交完整的证券说明书。2023年起实施的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试点(Regime)允许合规企业在“沙盒”环境中试运行区块链基础的证券交易和结算,体现欧盟积极推动创新的政策导向。

  • 新加坡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采取“技术中立”原则:如果代币实质代表股份或证券,就受《证券与期货法》的管控。发行方应遵守招股说明书或者相关豁免,平台也需获得监管批准。MAS还设有创新监管沙盒(Sandbox),促进创新企业在受控环境中验证代币化证券的可行性。例如,国际合作项目“Project Guardian”中,MAS与多国监管机构探索代币化债券、基金等多种用例。整体而言,新加坡是合规路径较为明确、创新氛围较为开放的法域之一。

  • 阿联酋(UAE)

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金融服务监管局(FSRA)已正式确认代币化股票具有证券属性;迪拜的虚拟资产监管机构(VARA)也在制定相关法规。所有相关的发行和交易平台均须获得牌照,遵守KYC/AML和投资者保护标准。UAE正快速成为中东地区的Web3金融创新中心。

  • 香港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明确指出:代币化股票属于《证券及期货条例》所界定的证券。针对香港市场的证券型代币发行(STO),须符合完整的证券发行或相应豁免条件;若由中介机构进行分销或撮合,也必须持有Type 1(证券交易)牌照。SFC还视其为“复杂产品”,在实际操作中多面向专业投资者,若要面向零售市场,则需满足所有注册、披露和许可要求,监管态度偏审慎。

结构设计:法律架构优先于技术

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股权代币化不仅仅是“上链”,更关键的是通过法律结构确保代币对应真实股权。主要实践方案包括:

1. 法律壳(Legal Wrapper)模式

由设立的特殊目的实体(SPV或信托)持有公司的实股,然后发行代表权益的代币。持有人拥有SPV的受益权,从而间接拥有公司股权。这种方式兼容现有法律体系,投资者认知也较为容易。

2. 原生股权(Native Token)模式

企业直接在区块链上登记股份,代币即为股权凭证。此方案仅适用于法定承认“数字股权”的国家或地区,如瑞士、列支敦士登,实际案例尚属少数,结构较为简洁、链上操作完整。

3. 混合(Hybrid)模式

在法律上仍保留传统股东名册,但在区块链上进行镜像登记,实现资本结构的实时可视化和自动化管理。多采用专业的股权代币平台,能够动态维护股权结构,自动执行分红和投票,平衡法律确定性与操作便利性,是当前较受青睐的方案。

托管与钱包:平衡自由与合规

另一个核心问题是:代币由谁托管?主要模式有:

  • 1. 自托管(Self-custody): 投资者自行管理钱包,企业需在合约中加入白名单、锁仓、地域限制等规则。优点是去中心化,但合规复杂度高,风险较大。
  • 2. 合规托管(Custodied):由获牌的机构(银行、券商、信托)托管代币,平台负责执行KYC/AML、白名单、交易监控和报告,适合希望二级市场开放或面向散户的项目。通常更符合监管要求。如采用“托管+白名单”模式,也应考虑目标法域对“合格托管人”的具体要求。

股东名册与智能合约:确保合规与一致

核心挑战是:如何保证链上记录与法律上的股东名册一致性。一些法域(如瑞士)已允许区块链作为法定股东登记簿;在其他地区,需要在公司内部保持镜像名册,确保信息同步。现在也有专门的区块链Cap Table管理系统,能自动同步转让和变更,利用智能合约限制超额发行或未经授权的转让。标准如ERC-1400系列,支持身份验证、限制转让等合规功能。同时,企业还应设计私钥遗失补救机制(如身份验证后重新发行),以防止“丢链即丢股”的风险。

实际案例与最佳实践

以Exodus(美国)为代表,该公司在2021年在SEC Reg A+框架下,通过代币化发行普通股,成功募得约7500万美元,吸引超6000名投资者。Exodus采取注册说明书,委托转让代理管理股东名册,锁仓期后在获批平台上流通。这成为美国首个获得监管批准的代币化股权项目。其他成功经验还包括:

  • 及早聘请法律和合规专家;
  • 从一开始就启用KYC及白名单机制;
  • 提前布局二级市场流通渠道(ATS或沙盒;
  • 与投资者保持透明沟通,视其为股东一般管理。

未来展望:融资的未来已在区块链上写就

到2025年,股权代币化代表着金融与区块链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它为创业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工具、全球化的投资者网络,以及自动化的合规基础设施。虽然面临合规门槛、监管不确定性和投资者教育等挑战,但趋势已不可逆转:股权数字化、融资全球化、合规程序化。未来,IPO、并购甚至员工激励,都可能借助代币实现。那些提前布局、深入理解的创业者,将在下一轮资本变革中占得先机。

此外,值得关注的例子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向美国IPO递交机密文件等。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