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区块链 >   正文

《CT中文·币圈开麦》 | 探索Web3游戏与代币经济:玩法创新与经济模式的变革

本期《CT中文·币圈开麦》聚焦Web3游戏与代币经济的新可能性。在行业波动的大环境下,我们将探讨游戏项目如何通过“玩赚”模式、代币经济设计和激励机制来提高用户留存率和价值稳定性,并分析投资游戏代币与NFT之间的区别。此外,节目还将展望跨链技术、动态经济体系以及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驱动的未来创新方向,为GameFi与主流游戏的整合提供借鉴。

本期《CT中文·币圈开麦》聚焦Web3游戏与代币经济的创新潜力。我们将探讨在行业波动背景下,游戏项目如何通过Play-and-Own理念、代币经济设计及激励机制,提升用户留存率与资产价值的稳定性。同时,分析投资游戏代币与NFT的差异,展望跨链技术、动态经济模型以及DAO驱动等未来创新,为GameFi与主流游戏融合提供指导思路。

《CT中文·币圈开麦》 | Web3游戏与代币经济:从玩法到经济的新可能 市场分析

《CT中文·币圈开麦》是Cointelegraph中文站打造的月度加密行业访谈栏目,每两周举办一次。节目邀请来自区块链、Web3、DeFi、稳定币、以太坊生态、政策监管等多个领域的核心专家与观察者,围绕行业热点、市场动态和深度观点展开对话。在轻松开放的氛围中,为听众呈现一个真实、多元、前沿的加密生态圈。

本期主题是:Web3游戏与代币经济的未来新可能。

嘉宾阵容包括:

  • Angland的市场经理Roxanne,

  • Meet48的市场经理La Nieve,

  • 以及中文社区的两位知名KOL:Yuki和Scarlett。

(音频经过AI转录,可能有删减,完整内容请在X平台收听)

主持人Eva: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本期《ct中文币圈开麦》。我是主持人Eva。

今天我们再次聚焦一个近年来备受争议但潜力巨大的领域——Web3游戏。此次交流的主题是《Web3游戏与代币经济:从玩法到经济新可能》。

先快速回顾行业最新动态。根据DappRadar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Web3游戏的每日活跃钱包数量下降了17%,超过300个项目在该季度选择关闭。虽让人担忧,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如此,Web3游戏仍占整体区块链应用的近三分之一,依然是Web3最具活跃度的领域之一。

也就是说,玩家并未真正离开Web3游戏,他们只是在等待那些真正好玩、具有可持续性、能长期留住人的优质游戏。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一个重要趋势:从“冲着赚币去玩”的Play-to-Earn模式,逐渐转变为强调资产价值和长期体验的Play-and-Own模式。这代表Web3游戏正在从短期收益导向,向长期价值传递转变。这也是本次讨论的重点所在。

今晚的嘉宾阵容十分强大,包括来自Angland的市场经理Roxanne,Meet48的市场经理La Nieve,以及两位中文KOL Yuki与Scarlett。欢迎大家的积极参与!

在正式开始之前,请各位嘉宾和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Roxanne:

大家好,我代表Angland项目方发言。我们是一款新型的GameFi游戏,目前尚未正式上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推特,预计在11月29日或12月初正式发布。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游戏——正如刚才提到的,大家都在关注长线发展。我们的Angland是一款以钓鱼为主题的游戏,但它也是一块可持续经济的试验场,游戏中具有NFT元素,但不是艺术品,而是提供情感价值的虚拟物品。我们的目标是让玩家可以长期参与、不断成长。

Nieve:

大家好,我是Meet48的市场经理。目前我们正在孵化一款全新游戏,预计在12月初进行内部测试和小范围发布。近期我们正在进行一些引流活动,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账号,参与其中,享受提前体验和“薅羊毛”。

这款游戏基于Web2的玩法,具有一些创新,比如双代币模型,结合POP(Proof of Play)及POS(Staking)机制。稍后我会带来详细介绍。谢谢大家!

Yuki:

我是Web3内容创作者,也是T1_Labs游戏社区的创始人,感谢邀请我参与本次讨论。

Scarlett:

我曾在字节跳动工作,专注于内容领域,深度参与项目的代币经济设计及从0到1的运营。今天希望从游戏与经济模型角度,分享一些个人见解和经验。

主持人Eva:

感谢大家。接下来正式进入讨论环节。第一个问题想问Yuki和Scarlett:根据DappRadar的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Web3游戏每日活跃钱包下降了17%,关闭了超过300个项目。你们认为这一波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美元代币的不可持续性?还是玩家对“赚币”的预期降低?项目方如何通过设计调整,提升用户留存与长期发展?

Yuki:

对当前市场的波动我并不意外。现在Web3游戏玩家的耐心变短,行业竞争激烈。很多早期项目为快速吸引玩家,提供了高收益高产出,但这也带来了“泡沫”式的增长,难以持续。许多玩家加入主要是为了挖矿、赚币,而不是纯粹为了体验游戏。这导致经济模型逐渐被掏空,最终许多项目难以为继,这也是许多项目关闭的原因之一。

此外,玩家对“赚币”幻想减弱——预期收益下降,因其他项目提供更高的利润。再加上,游戏成本上涨,而转化率下降,导致许多项目难以维持。像过去的《冒险岛》,因高收益吸引玩家,随后转型成忠实玩法的游戏,使留存率提高。现在,要想留住玩家,除了高收益,还需提供深度玩法,资产的长期价值,以及稳健的经济模型。曝光是重要的,但能不能通过曝光留住玩家,更关乎游戏的质量和经济设计。

Scarlett:

我认为,大家对链游的信心变化可以用两个逻辑解释:一是游戏经济本质上存在“死亡螺旋”,没有任何游戏能完全避免这个趋势。从行为金融学看,参与者主要是为了赚钱:项目方、投资机构、玩家——目标都是“赚”,而非“玩”。

项目的制造者(项目方)因信息不对称更可能获利,而玩家尤其是新手,则更容易亏钱。早期进入的老玩家成本低,更容易在项目还盈利时通过挖矿获利,而新玩家则面临亏损风险。币圈本质是零和博弈,整个经济模型趋向死亡螺旋。早期链游(如Axie、冒险岛)出现,是因为在DeFi和NFT火热时,为探索区块链潜力,将资产链上化,尝试在游戏中融合资产权益,但随着时间推移,模型暴露出无限膨胀和“雪球”式崩盘的风险,玩家逐渐离开,市场信心下降,导致大规模退出和项目失败。

此外,市场环境变化也影响玩家:早期散户亏损严重,资本撤退,整体市场氛围转冷,玩家更倾向激烈刺激的娱乐方式,如老虎机等。项目方为了吸引更多资金,印发更多奖励,最终导致通货膨胀,资产稀释,玩家亏损逐渐严重。解决之道在于设计更稳健的经济模型,控制发行节奏,减少奖励无限膨胀,从而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行业的未来,预计会倾向于更理性、稳健的设计——包括动态代币经济、DAO自治、跨链资产互操作,以及强调玩家资产所有权和长期参与。Web3不会取代传统游戏,而是作为工具和理念,增强Web2游戏的资产和互动体验,促使行业健康发展。

主持人Eva:

一些观点认为,Web3游戏正从“赚币”模式逐步转向“资产所有 + 长期价值”的Play-and-Own(P2O)理念。你们的项目是否已融入类似P2O的设计?这如何帮助稳定经济,增强玩家粘性?

Nieve:

目前我们的白皮书仍在微调中,未来会更加偏向“Play-and-Own”理念,而非传统的“Play-to-Earn”。我们希望打造一个良性的循环生态,避免“挖矿-泡沫”的死亡螺旋。对我们而言,玩家拥有真正长远价值的资产尤为重要。虽然目前没有NFT,但采用双代币模型(GFT和IDOL)支撑:GFT作为平台的通缩型代币,结合质押和销毁设计,控制发行,避免通胀;IDOL作为生态激励代币,参与道具升级和消费,促进价值流转。未来多个游戏都会应用这套架构,确保资产的稳定和值得持有。

我们还设计了“Proof of Play(POP)”机制——固定奖励池,避免无限发行导致的通货膨胀。没有“越多玩家越多币”的设计,而是奖励有限,帮助建立稳定、长期的经济体系。同时,采用“Staking(POS)”机制,鼓励玩家质押资产,获得收益,促使资产沉淀,减少流通压力。整体目标是让资产逐步变得稀缺和有价值,奖励忠实和早期玩家,打造可持续生态。

Roxanne:

目前我们的游戏尚未完全转向“Play-to-Own”,但未来会有类似的玩法。NFT的本质在于赋予玩家资产的所有权,从而增强参与感和安全感。这不仅是游戏内的装饰品,也作为代表玩家身份和长期资产的载体,促进玩家持续投入和粘性。我们强调公平、透明的机制,确保所有玩家都能平等参与,资产的稳定和价值增长依赖于良好的经济设计和玩家行为,而非仅靠无限量发行奖励。

举例来说:控制通胀的关键在于设计有限的奖励池和动态销毁机制。我们将NFT与游戏资源等价值系统结合,让玩家在游戏中既可以享受乐趣,也可以将资产带入未来的游戏体验中。整体目标是让资产不仅仅是虚拟道具,而是具有长远价值和流动性的资产,促使行业走向健康发展。

主持人Eva:

相比单纯投资游戏NFT(如角色、装备等)与投资游戏内代币(Token),你怎么看两者的差异?哪一类更适合不同的投资者?

Nieve:

这个问题很实际,也是很多新入场的投资者关心的点。简单来说,投资代币相当于投资整个生态的股票,其价值由玩家活跃度、经济模型、市场需求、代币销毁机制等影响。代币投资适合:希望长期持有、熟悉币圈操作、喜欢把握市场趋势和波动的投资者。这类投资人更看重项目潜力和未来增长空间。

NFT则类似于某个角色或装备的“实用资产”——比如角色、土地或门票,具有明确的用途和稀缺性,流通性较低但权益更直观。适合深度玩家、强烈爱好某款游戏或关注资产价值的用户。NFT的价值受道具稀缺、市场需求、游戏热度等影响,适合喜欢游戏内投资和资产管理的玩家,短期或中长期持有皆可。

Yuki:

我觉得,投资代币更偏向金融投资工具,类似股票基金,价值主要取决于项目的生态增长、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入。波动较大,涨跌都很快。NFT则更像是游戏中的实物道具或资产,核心是体验和获得实用价值,流动性相对较低但稳定性更强,适合喜欢游戏、追求资产实用性的玩家。两者可以互补,共同推动项目的生态发展。

主持人Eva:

在社区、评论区和用户反馈中,你们是否察觉到玩家关注点的变化?哪些话题引起热议?又有哪些内容逐渐被弃置?

Yuki:

我注意到,过去玩家关注“能不能赚到钱”变成了“可持续性”和“长期留存”。大家更关心游戏是否好玩、能长期玩下去,奖励是否稳定,资产是否真正有用。高收益和无限挖矿机制已逐渐被免疫,过度包装和冒充“下一代Axie”的项目也失去了吸引力。玩家变得更加理性,并重视内容品质和社区氛围。

Scarlett:

我也观察到,玩家对游戏的关注逐渐回归到“好玩”与“资产价值”两大核心。优质的内容、合理的NFT实用性、稀缺性、易入门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因素。一些高门槛或虚假宣传的项目,逐步被排除在外。此外,用户开始关注资产的持续性和安全性,愿意在优质生态中深耕而非盲目追求高收益。这反映出行业在逐步走向成熟,用户趋于理性定位自己需求。

主持人Eva:

展望未来一到两年,你认为Web3游戏在代币经济设计方面会有哪些创新?比如新型代币模型、跨链机制、动态调节或DAO治理等。同时,你们对Web3与传统Web2游戏融合的前景有何预期?

Roxanne:

我认为未来一两年,代币经济会向“简洁高效”方向发展。复杂繁琐的机制会逐渐被优化,实现“少即是多”。重点在于增强用户体验和情感连接,比如借助游戏趣味、情感价值营造长期粘性。入口方面,操作简便,无需复杂钱包操作,或者通过NFT、串流式玩法低门槛引入新玩家。界面设计上,加入用户习惯的图标、任务、等级等元素,降低门槛,扩大用户基础。

未来的行业突破将不是技术极致简化,而是深度结合玩家情感——让他们觉得这个游戏有意义、有价值。通过角色设定、社区氛围等元素,触动内在情感,从而驱动长期参与。Web3会成为Web2的有益补充,帮助传统游戏实现资产所有权、交易透明和跨平台资产持久化,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Nieve:

我觉得未来的创新点包括:动态调整的Tokenomics,模仿金融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避免通胀过快;跨游戏的资产打通,让玩家的资产体验持续统一;DAO自治机制,让玩家在游戏决策中拥有更多话语权。这些将使生态更稳健,更具可持续性和创新性。同时,我预期Web3会逐步融入主流游戏,作为资产和互动的新工具,使玩家既能娱乐,又能拥有持久利益,而Web2游戏则通过引入Web3技术,提升资产管理和社区参与度,促进行业共同发展。

总的来说,未来Web3不仅会在技术上不断优化,也会在情感价值、资产管理和社区自治方面实现创新,与传统行业实现良性融合,推动整个游戏行业向更真实、更长远发展。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