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P逐步替换易受攻击的旧签名,采用抗量子算法,防范量子计算威胁。
新的比特币改进提案(BIP)旨在逐步淘汰传统签名方案,以防止未来量子计算机破解现有加密算法后导致的灾难性损失。
这项新的比特币改进提案(BIP)旨在应对量子计算机带来的威胁,计划逐步淘汰比特币当前易受量子攻击的传统签名方案,转而采用具备抗量子能力的替代方案。
该提案名为“后量子迁移与传统签名终止”,由美国软件工程师Jameson Lopp与BitcoinQS创始人Christian Papathanasiou等多位密码学及区块链专家于本周初共同起草。
虽然目前尚未出现能够破解比特币加密技术的强大量子计算机,但最新的技术进展已经缩短了量子威胁的时间窗口。根据麦肯锡的预测,一些学术观点认为,能够威胁比特币(BTC)的量子计算机最早可能在2027年至2030年间出现。
比特币目前依赖ECDSA和Schnorr签名来保障交易安全。然而,约四分之一的比特币未花费输出在链上已经暴露公钥,使这部分资金对量子攻击者尤其脆弱。
提案中指出:“对比特币发起成功的量子攻击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范围内的重大经济动荡和损失。除了价格层面的影响,矿工为网络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也可能受到严重冲击。”
该提案建议采用分阶段策略以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风险。第一阶段建议阻止用户将比特币发送至那些安全性较低、易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旧地址。
在这一更改实施约五年后,计划进一步升级,彻底禁止任何存放在这些高风险旧地址中的比特币的使用,实际上冻结这些资金。
此外,提案还在研究未来可能实施的措施,例如允许用户通过与钱包助记词相关的特殊加密方法证明所有权,从而追回被冻结的比特币,但该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提案作者表示:“我们迁移推迟得越久,协调的难度就越大。”他们认为,明确且有时间限制的计划将带来确定性,使各方形成共识,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灾难性量子盗窃的风险。
Naoris Protocol首席执行官David Carvalho近期在Cointelegraph上指出,量子计算的崛起已成为比特币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甚至可能在五年或更短时间内攻破其加密防护。
他提到,包括微软的Majorana芯片在内的最新研发正在加速强大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这些设备的运作方式与传统计算机截然不同。目前约30%的BTC处于易受量子攻击的地址中,这些量子系统正对比特币核心安全算法构成威胁。
Carvalho表示:“如果比特币的安全性被攻破,持有者将面临灾难性后果——他们的资金可能会永久消失,这也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他强调,真正的威胁并非量子技术本身,而是“社区在保障比特币未来安全方面迟迟未能果断行动”。
相关推荐:FOMO和宽松监管助长加密犯罪“超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