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ssnode指出,比特币鲸鱼,包括OG的抛售,是牛市常态的一部分。

Glassnode分析师认为,近期比特币巨鲸的抛售现象属于加密资产周期的后期表现,老投资者实现盈利是市场正常的趋向。
最新资讯
Glassnode分析师指出,比特币近期巨鲸的抛压属于加密周期后期的正常表现,无需过度担忧。
周四,一名主要比特币巨鲸开始抛售。据区块链分析平台Arkham数据显示,一位被认定为交易员Owen Gunden的钱包向加密交易所Kraken转移了2,400枚比特币,价值约2.37亿美元。
这进一步反映了部分比特币巨鲸在逐步退出市场的趋势,但这并不代表市场将立即崩盘。
不过,Glassnode分析师指出,坊间流传的“OG巨鲸砸盘”或“比特币无声IPO”等说法,实际上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他们表示,从长期持有者的月均支出来看,自7月初以来,每日比特币流出量已从1.2万枚增长至周四的约2.6万枚。这显示出分布较为均匀的资金流动,并非“OG抱团抛售”,而是市场在牛市中正常的利润兑现行为。
“这种逐步增加的流出反映了老投资者的分配压力不断上涨——这是周期后期获利了结的典型特征,而不是巨鲸的突然撤离。”

“长期持有者在此周期中持续实现利润,类似于之前每个周期的行为,”Glassnode补充说。
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量化交易公司Kronos Research的首席投资官Vincent Liu表示,巨鲸的抛售是市场周期中结构化的资金流动过程,是利润轮换的一部分,而非恐慌退出。这表明市场仍处于周期的后期,但流动性保持强劲,收益逐步实现。
他补充说,这一“周期后期”阶段并不意味着市场已到达顶部,只要有买家愿意吸纳新供应。
“周期后期并不等于市场已封顶,而是动能逐渐减弱,宏观经济政策和流动性仍在影响市场。随着利率预期的转变和短期疲软的缓解,市场可能仍有走高空间。”
“链上数据显示,短期底部可能正逐步形成。比特币的净未实现利润率为0.476,显示市场可能处于底部前夜,但仍需持续关注其他指标。”
随着市场持续下跌,情绪变得愈发谨慎或恐慌。分析师指出,部分原因在于宏观经济因素,比如投资者对政策调整和信贷环境的敏感反应,促使资金偏向更具安全感的资产配置。
澳大利亚加密交易所BTC Markets的财务主管Charlie Sherry表示,单纯依赖巨鲸的抛售通常影响有限,但当前缺乏足够的买盘承接,值得关注。
他认为,尚不能断言市场是否已达顶部,但存在一定可能性。据历史数据,市场顶部大约间隔四年。例如,2017年12月到上一轮低点约经历了1067天,而2021年11月到上轮低点也差不多是1058天。
Sherry指出:“最近一次历史高点发生在2025年10月6日,距前低点刚好1050天。从时间节点来看,本轮周期或许已经到达顶部,市场正进入熊市初期。”
同时,Sherry也提到,“四年周期理论并非绝对成立”,样本有限,且随着ETF等新型金融产品及企业资产配置变化,比特币的市场表现也在不断演变。
“一些新买家行为不会严格遵循传统的四年节奏,近期兴趣较低,但未来变化难料。”
“只有借助时间和市场动态的演变,我们才能判断是否刚刚经历了一个周期顶部。比特币是否还会严格遵守四年规律,尚不确定,但其基本面依然在接受检验。”
相关报道:Coinbase 官方强调,反对以稳定币支付为奖励的模式,表示这“不符合美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