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 在 DefiLlama 平台低调回归,负责人表示数据仍存在“巨大差距”
Aster 在重新回归 DefiLlama 时,缺失了部分历史数据,导致去中心化金融(DeFi)数据面板上的透明度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去中心化金融(DeFi)数据聚合平台 DefiLlama 在数周前将去中心化交易所(DEX)Aster 从平台下架,之后悄然将其重新上线。此次下架的原因是双方在交易数据上存在争议。
Dragonfly 管理合伙人 Haseeb Qureshi 在 X(原 Twitter)上披露了这一进展,并指出 Aster 与 DefiLlama 双方都未就此发布正式声明或公告。Qureshi 还提到,Aster 的历史数据中存在“重大空白”,并向化名为 0xngmi 的 DefiLlama 创始人询问,这些缺失的数据是否具有可信度。
对此,0xngmi 表示团队目前尚无法验证这些数据,称之为“黑箱”。他补充道,虽然 DefiLlama 正在开发一个支持更多指标的新系统,但 Aster 团队要求在此期间先将其重新上线。
0xngmi 写道:“我们正在研发一个能够整合更多指标的解决方案,以改善现有问题,但由于开发需要一些时间,Aster 团队请求我们暂时重新上线。”
两周前,因在链上交易数据中发现不一致,Aster 被 DefiLlama 下架。这引发了市场对其部分报告数据未经验证的担忧。
在10月6日,0xngmi 表示,该平台无法提供谁在下单和撮合订单的详细信息。这意味着,数据平台无法区分真实交易与刷单行为。
Aster 被下架后,引发了关于数据提供商权力界限的更广泛讨论。有支持者指责 DefiLlama 过于中心化,而反对者则质疑 Aster 的爆红是否为自然发展或是有人刻意操控。
此次事件反映了在去中心化市场中,衡量真实情况的持续挑战。这类争议凸显了数据透明度如何迅速影响市场信任。
尽管 Aster 的各项指标已在 DefiLlama 上恢复显示,但缺失的历史数据仍然存在空白区域。
这意味着,在进行纵向比对分析时,如市场份额变化、手续费排名或累计收入走势图,这些数据的不完整会使分析变得支离破碎。依赖这些指标的交易者和模型开发者,实际上被“重置”了 Aster 的历史记录。
尽管重新上线后,Aster 依然在24小时永续合约交易量和七天永续合约交易量排行榜中占据首位,紧随其后的是最大竞争对手 Hyperliquid 和 Lighter。
相关报道:分析师:OG持有者抛售结束后,比特币(BTC)下一轮上涨即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