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la Network 依托以太坊拓展市场,助力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发展
专注于AI应用的Polkadot生态项目Phala即将全面迁移至以太坊的L2网络,这一举措旨在深度依托以太坊的生态体系,推动机密AI以及GPU加密计算的技术发展,为企业级应用提供更强的安全性与可扩展性。
据报道,经过社区投票通过最新提案后,Polkadot的平行链项目Phala将正式迁移至以太坊L2网络,旨在增强其面向企业客户的计算服务能力,从而实现更高的效率和安全保障。
“提案已获通过:Phala即将迁移至以太坊L2!”Phala团队在周三于Phala X平台发布的公告中表示,此举标志着项目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企业级安全性。
公告还提到,当前持有的Phala(PHA)代币持有者将以1:1的比例获得相应的ERC-20版本。此次迁移预计将在11月20日前完成,“质押、奖励及治理机制”将在新的L2网络上无缝延续,确保社区利益与权益的平稳过渡。
实际上,Phala早在今年一月就已上线支持的以太坊L2网络,具备一定的成熟度。因此此次全面迁移不仅是战略调整,更是项目整合资源、深化布局的必然选择。官方表示,未来将把重心放在以太坊生态,充分利用其先进的计算技术和庞大的资产流动性,以实现更广阔的发展潜力。
Phala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云计算网络,旨在为AI集成的Web3应用提供私密、安全、可扩展的计算环境。该项目于2021年末在Polkadot拍卖中成功获取首批平行链插槽,是早期获得Polkadot支持的创新项目之一。
根据Phala Network生态系统负责人“doylegxd”的建议,该迁移提案于今年9月27日提交,主要将质押、治理和机密计算服务整合到更强大的以太坊虚拟机(EVM)生态体系中,更好地实现技术升级和生态整合。
提案强调,若继续续签Polkadot的平行链插槽,项目将受到基础架构扩展性不足的限制,且维护成本较高。而迁移至以太坊后,则可以利用新一代的计算技术和环境优势,显著提升性能与安全性。
此外,迁移到L2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直接接入以太坊的丰富流动性和各类DeFi工具,有助于推动包括TDX等技术的部署,以及基于GPU的隐私计算任务的商业化应用,早期已有部分商业试点取得突破。
在众多区块链项目中,Phala是少数决定共同彻底从Polkadot转向以太坊的代表之一。相较之下,像Astar、KILT Protocol等项目则采用多链布局策略,既利用Polkadot的安全架构,又在以太坊上拓展业务。
官方提出,此次全面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利用以太坊的技术优势和生态资源,满足项目对高性能、安全以及丰富工具链的需求,从而推动整体发展和市场布局。
据CoinGecko数据显示,PHALA代币在AI及隐私计算类资产中市值排名位列第11,市值达8060万美元,属于市值较为领先的AI类加密货币之一,显示其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潜力。
相关推荐:BNB链迷因币价格暴跌超30%:币安(Binance)“Meme Rush”热潮是否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