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发射台需从单纯的代币分发平台发展为一个全面的开发者生态系统,为建设者们提供真实的产品和工具支持。
Web3发射台目前已演变为融资缺乏实质内容想法的圈钱平台。行业亟需的是能够真正帮助建设优质产品的平台,而非单纯追求资金规模的扩大。
观点作者:Tim Hafner,OpenServ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发射台最初的目的是帮助Web3项目连接早期投资者。然而,当前的运作方式大多偏向圈钱而非实现长远成功,导致大量半成品涌现市场,却没有为开发者提供真正的支持和资源。
截至2025年2月,Virtuals Protocol已促成超过1.7万个AI代理代币发行,说明NFT和代币发行基础设施仍在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发射台持续性和责任监管的疑问。
缺乏实质内容的项目获得资金,最终导致大规模失败,暴露了行业的深层次问题。许多发射台已变成空洞的资金漏斗,偏重于融资而忽视项目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建设。
发射台曾被视为建设者和支持者的汇聚平台,旨在帮助新项目融资、提升品牌影响力,并让全球投资者能够早期参与潜力巨大的技术。这种模式通过降低融资门槛,支持社区和团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行业逐渐成熟,许多发射台逐渐暴露出局限性。它们依然聚焦于融资,而非实现可持续的长期成功。从某种角度看,这些平台更像是去中心化的“创业比赛”而非真正的创新引擎。它们未能引领技术革新,反而让发射台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定位。
许多发射台自诩为链无关性平台,声称自己是中立的协议融资场。这种中立性反而带来了焦点缺失和标准不一的问题,使其变成充满竞争但缺乏方向的战场,难以帮助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并成长。
一些观点认为,创新不应受到监管限制,任何人都应有机会筹资。但如果缺乏对复杂技术或代币设计的明确规范,发射台就会变成残酷的“竞技场”,没有赢家。投资者被浅显的炒作和虚假宣传所淹没,开发者在没有真正支持的情况下苦苦寻求资金,这种模式难以持续。
尽管适于早期Web3项目,强调代币分发而非长期发展,但这一模式已逐渐过时。在监管日益严格的环境中,未来的发射台必须由纯理论走向实际操作,专注于推行具有真实产品的项目。
多数开发者不得不依赖三到四个不相关的工具链,来完成项目开发、运营和维护,包括后端搭建、服务器托管、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工作。在没有成熟支持体系的情况下,许多有潜力的项目难以顺利推进。
打造真正的产品需要强大的投入。传统的发射台多强调资金募集,却难以帮助解决实际运营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对于没有雄厚资金或经验背景的建设者来说,端到端的支持尤为关键,能够大大简化开发和部署流程。
发射台的理念应是“为建设者提供专注于产品开发的全面工具”,而非让他们在繁杂的环境中拼凑支持架构。
除了工具之外,发射台还应发展为支持开发者打造真正强大、实用应用的平台,解决真实用户的痛点。现代基础设施应提供创建具备实用性、用户吸引力和盈利能力的应用的能力,而非仅仅部署代币合约。
到2025年,随着AI代理的普及,项目会通过构建强大的开发平台来实现应用创新,继而围绕这些平台再设发射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成功的应用能带动平台的采用,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创造出解决大规模、真实问题的网络生态系统。
如果发射台希望成为行业革新的一部分,就必须打破现有的束缚。它们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关键在于提供更优工具,促进项目的真正成长。
未来的发射台应超越单纯的代币分发,转向帮助建设者打造优质产品。这包括提供端到端的支持、明确的激励措施和合理的监管框架,以确保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观点作者:Tim Hafner,OpenServ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相关报道:诺华格拉茨:比特币(BTC)的“最大看涨催化剂”或许是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选择
本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意见纯属作者个人,不代表Cointelegraph的立场。任何投资决策请自行审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