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加密市场遭遇突发性暴跌,去中心化交易所Hyperliquid首次启动跨资产自动债务限制(ADL)机制,以应对传统强制平仓和保险金池无法覆盖的大规模爆仓风险。
On October 11th, the cryptocurrency market experienced a sudden flash crash. In response, the decentralized exchange Hyperliquid首次启用了跨资产自动去杠杆(Auto-Deleveraging, ADL)机制,以应对传统强制平仓和保险基金池已无法覆盖的海量爆仓风险。这标志着平台在极端市场条件下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
在10月11日,伴随着市场的剧烈波动,已有运营两年多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Hyperliquid首次在其永续合约系统中实施了跨资产自动去杠杆(ADL)机制。这表明仅靠传统的强制平仓机制与保险金池已不足以抵御大规模爆仓带来的风险挑战。
本文将简要介绍加密衍生品交易中ADL的工作原理,并比较中心化交易所(CEX)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在机制设计上的不同之处。
ADL是加密衍生品交易平台中,为在极端市场环境下维护市场稳定、防止平台系统性风险所设计的最后一道风险缓冲措施。
其作用是在市场剧烈波动、保险基金无法完全覆盖强平损失时,系统会自动从盈利仓位的用户中,根据一定的优先级,减仓以平掉亏损仓位,避免亏损进一步扩大影响到平台资金安全。
通常,交易者的每个仓位都配有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仓位亏损至保证金不足时,系统会触发强制平仓,由自动平仓引擎处理。如果在平仓过程中市场出现剧烈滑点,造成平台亏损(穿仓),保险基金会进行弥补。
当保险基金不足以弥补所有穿仓损失时,ADL机制会被激活,系统会自动从盈利用户的仓位中减仓,并以对手价成交,用以填补亏损,从而保障平台整体资金的稳定与安全,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ADL的减仓并非随机,而是根据如下的优先顺序执行:首先考虑未实现盈利占仓位价值的比例,盈利比例越高的仓位越可能被减仓;其次考虑仓位杠杆水平,杠杆越高的仓位优先减仓。简而言之,高杠杆且盈利较多的仓位更容易成为减仓对象。
通常,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被ADL触发:首先,密切关注交易平台的ADL指示灯,这是风险控制的关键。应避免所有指示灯同时亮起,以免触发自动减仓。其次,合理平仓后再重新入场,降低仓位杠杆和收益率,也能有效减少被减仓的可能性。此外,降低杠杆比例和收益目标,有助于改善在系统中排名,降低ADL触发的风险。
在风险应对方面,除了调整杠杆和仓位,还应运用资金安全工具。比如本周一,Gate推出的“Gate保险箱”,这是一款基于多方安全计算(MPC)技术的多链钱包,将私钥拆分成多个碎片,分布式存储,即使单点受到攻击,仍可以保障资金安全。这种“结构化”设计提供了更高的资产自主管控能力。
传统上,用户面临“全托管”与“完全自托管”的两难选择。而Gate的方案则提供了一种折中方案——用户仍掌握资产控制权,无需依赖传统助记词,增强了私钥管理的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MPC钱包是一项复杂的密码学系统工程,须解决密钥管理、分布式计算、资产恢复验证、多链兼容等多项技术难题。全球具备底层技术实力、能够实现这些方案的团队十分少见。
中心化交易所(CEX)中的ADL由其内部风控系统和保险基金管理,触发条件、减仓优先级以及执行流程由交易所后台设定。这使得交易所具有较强的风险调控灵活性,可以通过调整保险基金缓冲大规模爆仓风险,减少对普通多头盈利用户的直接影响。但由于多采用后台规则,透明度有限,用户难以直接验证减仓逻辑,只能通过仓位变化间接感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ADL机制通过智能合约和自动清算机器人执行,规则公开透明,用户可以在链上直接验证减仓优先级和逻辑。这使得整个机制更具可验证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但在极端行情下,也可能因为自动做市(AMM)流动性不足或清算反应滞后而导致减仓更为激烈,风险也更直接,用户需要自己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
总体而言,ADL是加密衍生品市场在极端行情中的“最后防线”,旨在保护平台和用户资金安全。CEX主要依赖中心化风控机制与保险基金,具有操作灵活性但透明度有限;而DEX则利用智能合约和自动化清算,机制透明且用户可验证,但面临更高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通过控制杠杆、合理平仓以及配合安全工具,强化风险管理,稳健参与高杠杆交易。
附言:观点认为,加密货币市场的成熟需要建立系统纪律,而非盲目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