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合约在法律上被视为金融衍生品而非博彩,其合法性取决于交易是否依据实际市场价格进行且交易平台未进行任何操纵行为。
永续合约属于金融衍生产品而非赌博,其合法性取决于交易是否依据真实市场价格并且平台没有操纵价格或进行违规操作。
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金色财经,作者:曼昆区块链法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某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因提供永续合约服务,被公安机关认为涉嫌开设赌场,立案调查,相关负责人也受到刑事强制措施。在案件处理中,曼昆律师团队发现,不同司法机构对永续合约的法律定性存在明显分歧——公安机关认为其“以小博大、猜涨跌”的模式具有赌博特征,
此案例揭示了当前司法实践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永续合约究竟是合法的金融工具,还是披着外衣的赌博?作为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团队,我们处理过多起类似案件,发现司法界对永续合约的定性存在片面化倾向。
事实上,永续合约应视为一种金融衍生品,不能仅凭“杠杆交易”、"价格波动"就等同于赌博。关键在于区分:这是实实在在的金融交易,还是一种打着金融创新幌子的赌博陷阱?
(一)核心的三个特征
永续合约(perpetual futures)表面听起来专业,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没有到期日的期货合约”。它具有三个主要特性:
1. 永不到期
传统期货合约设有到期日(比如“2025年10月黄金期货”),到期必须交割,而永续合约则没有到期日,你可以无限期持有,除非主动平仓或被强制平仓。
2. 杠杆放大利润(同时也放大风险)
举例:你有100元本金,使用10倍杠杆,就能控制价值1000元的交易。当价格上涨10%,你可以赚到相当于本金的10%,即10元的利润(本金额度翻倍);但如果跌10%,本金就可能亏光,触发强制平仓。这正是所谓的“以小博大”。
3. 价格紧密跟随现货
通过“资金费率”机制,当合约价格偏离现货市场价格太远时,交易双方会进行资金划转,促使价格趋于合理。例如,比特币现货价为3万美元,合约价格却高达3.5万美元,多头需向空头支付资金,直到价格回落到接近现货水平为止。
假设小明看好比特币价格会涨,决定用10倍杠杆买入一份价值100美元的永续合约:
这类似于你用10%的首付买了一套价值100万美元的房子(杠杆10倍):房价涨10%,房子变成110万美元,卖出还清贷款后,利润为10万美元(一倍利润);房价跌10%,房子只值90万美元,银行会强制收房(平仓)以回收本金。
永续合约不是新鲜事物。自2016年由BitMEX推出后,已成为全球主要数字资产交易所的标配。在欧盟、新加坡等地区,它被归类为“差价合约”(CFD),受到严格的金融监管,合法性与股票指数期货类似,属于受监管的金融产品。
并非所有冠以“永续合约”的都合法合规。有些平台打着幌子,从事赌博甚至诈骗活动。识别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信号: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揭露了一种“二元期权”的骗局:平台让用户猜“比特币一小时后涨还是跌”,猜对获80%本金,猜错则亏光。这和猜硬币没有区别,输赢完全靠运气,属于典型的网络赌博行为。
这类假合约具有三个特征:
更严重的是“虚拟盘”操控。某平台被查时,警方发现后台可随意篡改价格走势图(K线),当用户多单(买涨)时,平台可能会“插针”让行情暴跌,触发强制平仓;买空单就突然大涨。这种操纵实际上是平台与用户赌对赌输,操控价格骗取本金。
常用手段包括:
主要考察两个方面:
就像炒股亏损不能怪证监会,但如果证券公司偷偷篡改你的交易记录,那就是诈骗。永续合约本身无问题,问题出在一些黑平台将其变为“赌博工具”。
比特币永续合约的价格紧密跟踪全球现货市场,受政策、供需、技术升级等因素影响。比如美联储的加息、特斯拉的推特、区块链技术的进步等,都会影响价格变化。这和赌博全靠随机猜测完全不同,专业投资者会通过技术分析、资金流向和宏观政策判断未来走势。
正规的交易平台靠收取交易手续费盈利(一般0.02%到0.075%),类似证券公司的佣金。不管你盈利还是亏损,平台只收取固定比例的交易费用。而赌场则是“抽水”——通过抽成盈利,平台与你是对手盘关系。
你可以设置:
这类似汽车中刹车、安全带的作用,虽然不能避免所有风险,但能有效降低损失。而赌博缺乏这些风险控制机制,全部靠运气出结果。
永续合约最初是为海外机构投资者设计的风险对冲工具。例如,矿场老板担心比特币价格下跌,可以开空单(做空),即使价格下跌,也能通过合约盈利抵消损失。这类似于农民购买“天气保险”来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具有真实的金融价值。
永续合约的法律归属争议,实际上体现了金融创新与监管滞后的博弈。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欧盟、新加坡等成熟市场,普遍采取“发牌管理+业务规范”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永续合约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本身不存在好坏。就像菜刀既可用来切菜,也可能伤人,关键在于使用者和监管者的管理。若用于非法赌博,应依法严厉打击;作为合法金融工具,则要引导其健康发展。
随着监管制度趋于完善,我们期待永续合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能更好地发挥其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普通投资者应重视风险识别,而非恐惧风险——这才是理性参与金融市场的核心。
相关推荐:如何在陷阱中识别加密市场的牛市与熊市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