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工结束、关税裁决迫近以及流动性回归三大因素共同作用,正在促使市场从情绪驱动转向实际资金推动,加密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结构性复苏。
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关税裁决临近以及流动性回流这三大因素叠加,正在推动市场从单纯的情绪预期逐步转向真正的资金驱动。加密市场可能迎来一轮新的结构性修复。
市场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Phyrex_N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过去一周,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无疑是美国政府停摆的结束逐渐明朗。目前,相关文件已在众议院待审,虽然民主党内部仍存在一些争议,但考虑到众议院主要由共和党控制,只要共和党保持一定程度的团结,通过的可能性不高。根据Kalshi的预测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下注者认为,美国政府停摆将在北京时间11月14日晚上11点之前结束。更为关键的是,参议院的投票支持票数已有跨党派支持,表明这次停摆的结束已经从政治姿态进入了实际程序推进阶段。
一旦众议院完成投票,而特朗普也明确支持尽快结束停摆,经历了超过四十天的政府部门将全面恢复运作。联邦员工的工资补发、合同款项的回流以及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转都将同步启动。这将释放出部分被压抑的财政流动性,对市场情绪的修复至关重要。实际上,从现在开始,所有人都希望在感恩节和年底财政周期之前完成这一切,市场也开始提前反应这一预期,风险偏好逐步升温。
近期,许多投资者开始质疑:是否停摆的预期已经彻底落地,市场是否已由之前的利好预期转向过度乐观,甚至变成利空。尤其是在周二,比特币(BTC)出现了下跌,这让部分人认为是“利好已出,利空来袭”的“卖新闻”阶段。但我持不同看法,因为停摆结束后,实际上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正面流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财政支出重启的瞬间,就是一笔真实的“即时刺激”。
在停摆期间,美国联邦政府暂停或延迟了数百亿美元的工资、合同款项、科研预算和福利支出。这些都不是“取消”,而是“积压”。一旦政府运转恢复,大量资金将迅速注入实体经济:联邦雇员的补发工资,承包商的回款,以及福利项目的重新发放。这些实际上是立刻会到达市场的现金流,而非纯粹的预期。这意味着,政府一旦开始拨款,无论是供应商还是个人,都在弥补过去四十三天的购买力缺口。这部分资金很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市场实际可用的流动性——所有延迟支付的支出都是刚性支出,不可或缺。联邦雇员的补发工资不会被存起来,而是在房租、贷款和日常消费上花掉;承包商的回款也会被立即用在供应链和运营中,福利发放也会被低收入群体马上花出去。也就是说,资金不会缓慢释放,而是以“集中爆发”的方式迅速回归实体经济,形成一轮购买力的突发冲击。这相当于一场短期财政刺激,带动消费增长、企业现金流改善、银行压力缓解,同时减少对美元短端的需求,整体市场的资金流动速度将明显提升。因此,停摆的结束不仅仅是“好消息”,更是一次实际的资金大规模注入市场的行为,这也代表了流动性真正的增量改善。
第二,TGA(财库境内账户余额)与财政部的发债节奏将逐步缓和,成为对短端流动性的净释放信号。
在停摆期间,财政部被迫压缩部分债务操作,TGA(财政部常设财库账户余额)被动下行,向市场释放了流动性。随着停摆结束,财政部会逐步补充TGA余额,但一般会采取温和的节奏,优先保障政府正常支出(如工资、合同、公共服务)。这种先支出后补充的操作短期内会使财政体系实现“扩张”,尤其有利于美元市场和短期资金面。这意味着,之前因为缺乏流动性而抑制的支出将逐步激活,政府资金的释放将成为市场的净流入,帮助缓解资金紧张状况。
第三,尾部风险的消除和风险偏好的改善,意味着“影子流动性”的提升。
停摆时,政治功能的失序导致信用评级风险升高,投资者、机构的担忧加剧,美元需求被放大,资金偏向保守。结束停摆后,这些尾端风险迅速被压制,银行、企业、机构的行为迅速转向正常:融资、发债、审批、杠杆操作逐步恢复,从而推动“实际流动性”和“隐性流动性”的流动速度加快。风险偏好的改善就是市场资金重新活跃的表现。事实上,一旦政府停摆,市场就会自动进入防御模式:银行会降低放贷额度,企业会谨慎发债,跨境资本也会放缓脚步,甚至机构内部审批会出现冻结,因为在“美国政府运作异常”的背景下,承担额外风险变得不明智。这样,美元需求会突然上升,资金会竞争流动性和短端资产,导致资金周转减慢,即使美联储不加息,金融条件也会受到被动收紧。反之,停摆结束,尾端风险被抹去,市场行为回归正常,银行恢复正常放贷额度,债券发行正常化,基金恢复审批和融资,保险资金重新配置,跨境资本流动无阻。总的来说,停摆结束带来的风险溢价下降会刺激融资环境改善,推动资金流动加快,从而提升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水平。
因此,我认为市场目前还未完全消化这次事件,也不应将停摆结束看作一次短暂“卖消息”。它实际上是一个从“预期改善”逐步转向“实质流动性”。 真正的利好将在未来几周随着资金的回流和政府重启逐步落实到市场中。这一轮的改善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的财政重塑期。资金会逐步从被压制的状态走向活跃,融资活动逐步恢复,紧绷的短端流动性也会明显缓解。 这种结构性改善会让整体市场的底层资金环境变得更健康,为风险资产提供更稳固的基础。因此,市场当前看到的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资金效应还在后面逐步体现。随着政府支出全面启动、债务回流、发债节奏平稳推进、尾端风险的消除,未来几周市场表现更可能从“情绪驱动”转向“流动性驱动”。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长期趋势,也体现了此次停摆对市场的核心价值。
停摆结束后,随着流动性的逐步恢复,可以预期,市场的焦点也会逐步回归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然而,在此之前,另一件关键事件就是川普的关税问题,目前最高法院正等待最终裁决。根据Kalshi的预测,最高法院支持川普关税的概率只有24%,意味着除非川普政府找到其他借口征税,否则这场持续近一年的税收争议可能就难以持续。
若裁决结果是不支持关税,且川普没有其它税收工具,那么对市场的影响偏向利好。因为,关税带来的供应链风险、进口成本和通胀路径的不确定性将大大降低,从而缓解成本上升,改善企业盈利和整体风险溢价。这有助于降低通胀预期,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将得到拓展,未来的降息或宽松成为可能。而如果最高法院裁定关税非法或限制范围,市场预期则会相反,供应链风险缓解、成本预期下降,企业获利改善,整个经济环境有望迎来一波改善。
本质上,关税是隐形的税负。推翻关税可以迅速释放市场流动性、缓解通胀压力,降低国际贸易摩擦。最终,企业成本恢复正常,消费者价格压力减轻,供应链预期恢复稳定,市场风险溢价降低。在成本不再由关税推高,通胀压力减缓的情况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空间将明显扩展,为未来的降息和宽松政策提供条件。
换句话说,如果关税被取消,市场将迎来三条主线的长期利好:企业盈利改善,生产成本下降,风险不确定性减弱;通胀预期得到缓解;政策空间扩大,美联储无需在抗通胀和应对衰退中左右为难。这不仅能提振市场情绪,更会吸引真正的资金回流,比如科技股和加密资产的资金。
同时,如果停摆解决的是“财政流动性”问题,关税问题的解决则是“结构性风险溢价”的修复,两者叠加带来的利好对风险资产无疑是重大推动。
当然,这只是理性的分析。从政治角度来看,川普通过关税还能达成多个目标。第一,关税能直接增加财政收入——虽规模有限,但在预算审查和赤字谈判中提供一条直接的资金来源。第二,关税还能彰显强硬立场,在制造业州、蓝领选民和产业外迁等问题上进行宣传。第三,它还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增强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这些都是川普标签下的政治策略工具。
但从经济角度,关税本质是成本、是通胀、是不确定性。市场和政治观点的差异导致最高法院裁决变得尤为关键。若将关税限制,市场总体会有所缓解;反之,继续推进关税,就意味着成本和波动会增加,经济面风险上升。最终,关税的裁决会对未来数年的经济、贸易、通胀路径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川普宣称关税能带来2,000美元的“直接补贴”,这更接近政治宣传而非实际政策。总统没有直接发钱的权限,真正决定这一切的还是国会,且民主党目前在立法中持反对态度。再者,关税带来的税收远不够支持如此庞大的全民补贴,反而会推高商品价格,增加生活成本。长期而言,关税可能推升通胀、削弱购买力、压缩企业利润和就业,这与一次性补贴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这个承诺更像是一场政治工具,而非实际可行的政策。
接下来,链上的数据值得关注。近期交易所存量变化不大,但表现出更多BTC从交易所被提现的趋势。这是由市场情绪由担忧停摆转向预期复苏所带来的,投资者对停摆结束后的反弹预期促使他们减少恐慌性抛售,并积极抄底。就算周二价格回调,交易所存量仍在下降,表明资金在吸筹而非抛售,说明多头需求依然坚挺,卖方在减少。同时,机构和大额持仓的需求更为明显,短期下探中,存量反而减少,显示资金在低位吸筹。
此外,从BTC和ETH的未平仓合约数据来看,杠杆正逐步增加,表明市场整体持偏多态势。尽管杠杆扩大伴随正资金费率,意味着多头占优,但这也潜藏结构性风险。一旦价格快速下跌可能引发去杠杆潮,放大短期波动。目前杠杆水平尚低于年中高点,说明这是温和试探,而非过热。实际持仓和链上资金流显示,大部分高净值投资者(持仓大于10枚BTC)仍以买入为主,散户(持仓少于10枚)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价格下跌时更倾向于抛售。市场资金正逐渐向高净值和长线投资者集中,卖压减弱,筹码逐步变得稀缺。
与此同时,即使价格短暂突破支撑位(如104,500美元),整体的筹码结构依然稳固,没有出现恐慌性抛售。这说明市场基础仍然坚实,暂时风险可控。长线持仓数据尚处于派发阶段,意味着持有者尚未大量出货,反映出市场潜在上涨动力尚存。此外,近期BTC和ETH的未平仓合约资金费率为正,表明多头仓位偏多,市场情绪仍较乐观。这种杠杆和资金偏多的结构,在短期可能带来波动,但整体风险尚在可控范围内。
总结来看,目前整体偏向乐观。一方面,美国政府停摆在预期内很快会结束,流动性开始恢复;另一方面,最高法院对川普关税的裁决可能不支持现行关税政策,这将大幅缓解供应链和通胀压力,为市场带来更大利好。加上美联储关于12月降息的预期有所变化,市场情绪逐渐向宽松倾斜,这都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流动性改善空间巨大。
从链上数据看,近期大规模买入的迹象减弱,反而出现了资金的抽筹和分散现象。这表明市场的底部风险较低,资金在等待宏观经济和政策的明朗信号。长期持有者依然处于“持有”状态,没有出现明显的派发或出局,暗示价格仍存在上涨潜力。杠杆虽在增加,但尚未过热,市场偏多的情绪得到一定支撑。
总之,随着政府支出的逐步启动、债务的回流和尾端风险的减弱,市场的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都在持续改善。未来几周,我们可以预期市场将由“情绪主导”逐步转向“流动性主导”,这是此次停摆事件最核心的正面影响。与此同时,川普关税问题的裁决也将成为关键,它将决定未来几年美国的贸易政策走向,从而深刻影响经济与市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