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梅隆银行据报道正在开发一种由商业银行资金支持的代币化存款,旨在通过实时区块链结算技术,升级其每日处理2.5万亿美元支付的基础设施。
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正在研究代币化存款,以将其每日高达2.5万亿美元的支付流部分迁移至区块链平台,从而推动跨境结算的现代化与效率提升。
作为全球最大托管银行之一,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正积极探索存款代币化技术,以提升客户的实时转账能力,降低传统支付系统的限制。
BNY财资服务执行平台负责人Carl Slabicki对彭博社表示,该项目是银行升级实时支付和跨境支付能力的重要部分,旨在将每日庞大的支付流迁移到区块链技术上,提升效率与透明度。
Slabicki指出,代币化存款通过由商业银行资金一对一支持的数字代币,实现了对银行余额的直接债权。这不同于由证券或第三方持有储备的稳定币,它代表持有者对银行存款的直接权益。
目前,Cointelegraph已向BNY Mellon索取评论,尚未收到回复。
今年七月,高盛与BNY宣布合作,为机构客户提供基于区块链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旨在实现实时结算和全天候市场准入,提升金融效率。
这些基金的所有权信息将通过高盛的私有区块链进行记录。合作伙伴还包括贝莱德(BlackRock)、富达(Fidelity)和联邦投资管理公司(Federated Hermes)等行业巨头,共同推动代币化金融产品的发展。
此外,BNY Mellon也是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合作,打造共享区块链分类账,旨在实现跨境支付的实时处理。这是众多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的项目之一。
BNY Mellon的这一举措正值全球多家银行开展类似试点的热潮之中。摩根大通(JPMorgan)于六月推出了自己的代币化存款项目JPM Digital(JPMD),旨在探索区块链在银行内部支付中的应用。
上月,汇丰银行(HSBC)也推出跨境代币化存款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国际资金转移解决方案。
今年九月,新生银行(SBI Shinsei Bank)与新加坡的Partior以及日本的DeCurret DCP合作,共同开发多币种代币化存款,用于支持跨境结算。三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基于区块链的实时清算系统发展。
相关资讯:IBIT基金已成为贝莱德表现最突出的ETF,有望迈入千亿美元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