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De因高杠杆连环清算一度脱锚至0.65美元,导致190亿美元巨额爆仓,这一事件揭示了合成美元稳定币以及DeFi循环贷款策略在极端市场状况下面临的结构性风险。
全球排名第三的稳定币USDe因高杠杆引发连环爆仓,一度价格跌破锚定,最低触及0.65美元,导致近190亿美元的巨额平仓,暴露出合成美元稳定币及DeFi循环借贷策略在极端市场环境下的结构性风险。
当“稳定币”与“暴跌”挂钩时,加密市场瞬间紧张。北京时间周六凌晨,一场突发的加密货币连环爆仓事件,让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De成为焦点。该由Ethena Labs团队打造的“合成美元”稳定币,在短短30分钟内最低跌至0.65美元,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关注。随之而来的是近190亿美元的多头仓位被强制平仓,逾160万个账户被强平。这场罕见的“血洗”不仅动摇了投资者对USDe稳定性的信心,更深刻揭示DeFi领域高杠杆策略和复杂合成资产在极端波动市况下的致命弱点。
一、USDe脱锚事件回顾:一场190亿美元的清算风暴
本次市场剧烈波动始于周六凌晨,迅速演化为大规模爆仓。
价格闪崩: 自周六凌晨5点20分左右起,USDe在一家知名交易所现货价格突然脱离锚定,30分钟内跌至最低0.65美元。风波持续近两小时,多种主流加密资产的封装代币同步暴跌,形成加密历史上罕见的巨额爆仓潮。
巨额清算: 根据CoinGlass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约有190亿美元的多头仓位被清算,超过160万个账户遭遇强制平仓,数字触目惊心,凸显市场连锁反应的激烈程度。
事件导火索: 业内调查显示,此次风波源自一家大型机构跨保证金组合爆仓,引发市场大范围清算。抛售压力如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将原本紧贴美元锚点的代币价格推离。USDe首当其冲,随后BNSOL与WBETH价格跟跌。集中爆仓进一步放大波动,形成恶性循环。币价触及强制平仓线后,交易所系统自动清仓,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行。
二、USDe的“合成美元”机制与高收益背后的脆弱性
USDe作为全球第三大稳定币,市值超120亿美元,其设计机制与传统法币支撑的稳定币截然不同,正是此设计导致其在波动市场暴露出致命风险。
独特的合成机制: 与USDT等通过法币、美元债券或黄金等硬资产支持的稳定币不同,USDe并非由实物资产直接支撑,而是基于Ethena Labs团队设计的“合成美元”。用户抵押加密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坊及流动性质押代币)铸造USDe,同时项目方在衍生品市场构建相应空头头寸,用于对冲抵押品价格风险。理论上,这一“Delta中性”组合应能确保USDe价值稳定,无论基础资产如何波动。
高收益吸引力: USDe能够快速走红,部分源自其稳定币机制允许产生收益。在牛市期间,永续合约多头方向做空方支付资金费率,部分加密资产同时产生质押收益。这种“高收益”特质吸引了大量寻求套利及杠杆交易的投资者。
风险放大:“USDe循环贷”策略: 在风控尚未完善的加密领域,出现了“USDe循环贷”这一极具危险的操作策略。投机者抵押USDe借出其他稳定币,再铸造更多USDe,反复循环,杠杆倍数无限放大。周六市场遭遇强烈抛压时,USDe成为爆仓核心。随着整个加密市场价格走低,尤其是以太坊资金费率跌至2024年日本央行加息事件后的最低水平,巨鲸及机构用作保证金的USDe遭到清算,抛售加剧币价脱锚。杠杆满载的“循环贷”用户遭遇灾难,智能合约自动强制平仓,更多USDe被卖出,导致恶性循环持续发酵。
三、交易所急速响应:补偿措施、风控升级与何一的危机公关
事件发生后,涉事交易所币安迅速介入,意图降低用户损失并强化风险控制。
补偿方案: 币安公告称,将对因USDe脱锚平仓且持有USDe、BNSOL、WBETH作为抵押的合约、杠杆及借币用户进行补偿。补偿计算基于10月11日08:00市价与平仓价差额及清算费用,剔除异常极端点,预计72小时内完成发放。币安特别指出,纯属市场波动及未实现盈亏不在补偿范围之内。
风控措施升级: 币安宣布实施三道风险防线以避免类似事件复发:
将赎回价格纳入BNSOL、WBETH、USDe价格指数权重。
为USDe设置最低价格限制,类似传统金融市场的熔断机制。
提高风控参数的复审频率,增强动态监控能力。
何一的“危机公关”: 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在X平台发布多篇声明,向社区致歉并解释事件原因,承诺补偿平台责任导致的损失,但坚持不覆盖市场波动产生的损失。然而币安客服在与用户沟通时表示“山寨币价值原本就是0”,试图解释不补偿波动损失,言论引发社区强烈不满,被质疑缺乏同理心且不专业。何一随后解释,币安启用了实习客服团队,且客服使用翻译工具,沟通存在误差可能。
四、市场反思:重新审视稳定币本质与风险
USDe事件再次促使市场对稳定币核心特性及潜在风险进行深刻反思。
“稳定”的定义再思考: 一款宣传“稳定”的币种为何会出现如此剧烈波动?市场开始重新探讨“稳定币”的定义,特别是合成稳定币所面临的风险敞口。
高波动与高杠杆的本质: 加密市场本质上波动剧烈,再加上DeFi领域普遍存在的高杠杆操作,即便设计精良的稳定币也难逃极端行情冲击的命运。
平台责任与投资者自律: 虽然币安通过补偿和风控升级积极止损,但杠杆永远是一把双刃剑。脱钩事件警示投资者,即使交易所能部分承担责任,过度借贷仍会在极端行情下急剧放大损失。在无熔断、无涨跌幅限制的加密市场中,保持仓位灵活和充分的风险预留仍是个人资产安全的最后防线。
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 当前市场环境中,没人能准确预测下一次“黑天鹅”何时出现,USDe在下一次风暴中的表现仍不明朗。项目方Ethena Labs事后强调,USDe目前仍处于超额抵押状态,铸造和赎回机制正常运行。
结语:
USDe此次短暂脱锚事件,是加密市场近期的重大考验。它暴露了合成美元稳定币在高波动环境下的潜在脆弱性,也警示了DeFi高杠杆“循环贷”策略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尽管交易所及时采取补偿和风险控制升级措施,这场“血洗”再次提醒所有市场参与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密市场固有的风险,稳定币的本质、杠杆风险以及平台与投资者的责任,都值得全面反思与警醒。
相关推荐阅读: 新元稳定币XSGD登陆交易所,新加坡“本币”挑战美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