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状况不佳,祝你安康。
市场形势不佳,祝你平安。
市场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深潮 TechFlow,作者:David,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月3日,去中心化交易所Balancer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黑客攻击,损失金额高达1.16亿美元。
仅仅10小时后,另一个看似无关的协议Stream Finance开始出现提款异常。24小时内,其发行的稳定币xUSD开始脱钩,从1美元迅速暴跌至0.27美元。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两个独立协议的单独倒霉事件,那就大错特错了。
根据链上数据显示,约有2.85亿美元的DeFi贷款使用xUSD/xBTC/xETH作为抵押品。从Euler到Morpho,从Silo到Gearbox,几乎所有主流借贷平台都存在潜在风险敞口。
更糟糕的是,Elixir的deUSD稳定币有65%的储备(即6800万美元)受到Stream风险的波及。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这些平台存款、持有相关稳定币或提供流动性,你的资金可能正身处一场你未曾预料的危机中。
为什么Balancer被黑会引发蝴蝶效应,导致Stream出现问题?你的资产是否受到了威胁?
我们将帮你梳理最近发生的连锁反应,并识别潜在的资产风险点。
要理解xUSD的脱钩现象及其对资产的潜在影响,首先要弄清楚两个看似无关的协议之间是如何建立起致命联系的。
首先,老牌DeFi协议Balancer在昨日遭遇黑客攻击后,黑客转移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产。由于Balancer中包含了大量不同类型的资产,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扩散。
虽然Stream Finance与Balancer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它的流动性危机和脱钩现象,正源于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和挤兑行为。
如果你对Stream不了解,可以理解为一个追求高收益的DeFi协议,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一个“循环套娃”的高杠杆操作:
简单来说,就是将用户的存款反复抵押借贷,以放大投资规模。
比如你存入100万,Stream会用这100万在A平台抵押借出80万,然后用这80万在B平台抵押借出64万,依此类推。这样你的本金可能被放大到300万的投入规模。

根据Stream的公开数据,他们用1.6亿美元的存款,通过这种循环借贷方式,将部署的资产扩大到5.2亿美元。这种超过三倍的杠杆策略在市场平稳时能带来高收益,但也伴随着巨大风险。一旦Balancer被黑的消息传出,DeFi用户第一反应就是:“我的钱还安全吗?”
大量用户开始从各个平台提取资金,Stream的用户也不例外;但问题在于,Stream的资金很可能并不全在自己手中。
通过循环套娃,资金被层层嵌套在不同的借贷协议里,要满足提款需求就要逐层偿还债务,解除抵押,回收资产。这不仅耗时,在市场恐慌情绪浓厚时,还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出现“资金链断裂”。

更令人震惊的是,就在用户激烈提款、市场情绪极度恐慌的关键时刻,Stream在Twitter上发布公告称,一位“外部基金经理”报告称,约9300万美元的资产神秘失踪。
这本是在用户恐慌性提现的情况下,再次引发资金恐慌浪潮。Stream宣布已聘请律所Perkins Coie展开调查,然而,公告中对资金损失的具体原因和何时能追回,未做详细说明,充满不确定性。
市场对此的反应是,担忧和挤兑加剧,xUSD作为Stream发行的稳定币,锚定1美元,但在信心崩塌的情绪蔓延下,xUSD开始大幅贱售,从而严重脱钩。在11月3日深夜到目前,xUSD已跌至约0.27美元,表现出极度的信心危机。
因此,xUSD的脱钩不是技术故障,而是信心的崩塌。加之市场整体下行,Balancer被黑事件仅是导火索,真正的炸弹或许正是Stream的高杠杆模式,甚至反映了整个DeFi系统潜在的结构性风险。
xUSD崩盘绝非孤立事件。据推特用户YAM的链上分析,目前有约2.85亿美元的贷款,使用Stream发行的xUSD、xBTC、xETH作为抵押品。这意味着,如果这些稳定币和抵押资产最终归零,整个DeFi生态的风险都将被波及。
如果你仍无法理解,可以用以下比喻帮助理解:
Stream就像用你的USDC等稳定币,发行了三种“欠条”:
xUSD:相当于“我欠你美元”的凭证
xBTC:相当于“我欠你比特币”的凭证
xETH:相当于“我欠你以太坊”的凭证

正常场景下,比如你持有xUSD(美元欠条),在Euler平台声明:值100万美元,你用它抵押借出50万的借款。但当xUSD脱钩后:
xUSD从1美元跌到0.3美元,你原本抵押的“100万”实际上只值30万,而你借出去的50万还款就意味着Euler会亏损20万。这实际上等于是出现了坏账,最终需要由被“套”在链上的各个借贷协议承担坏账风险。但问题在于,许多协议可能没有充分准备应对如此大规模的坏账情况。
更糟糕的是,很多借贷平台使用“硬编码”价格预言机,即不是根据市场实时价格调整,而是依据静态账面价值来评估抵押品。这在平时可以避免短期波动引发的非必要清算,但在这种极端事件下,就变成了定时炸弹——即使xUSD已跌到0.3美元,系统仍可能将其当作1美元处理,从而失控。
YAM的分析显示,2.85亿美元的债务分布在多个平台,由不同的“策展人(Curator)”管理。主要风险点包括:

最大受害者:TelosC - 1.236亿美元
TelosC是最大的资金管理方,在Euler上运营两大市场:
如果xUSD归零,这部分资金的损失将最大化,TelosC及其投资者将面临巨大亏损。当前在Euler的存款可能无法正常提取,后续如果追缴款项,也需要漫长时间进行坏账处理。

间接暴雷:Elixir的deUSD,6800万美元
Elixir曾借出6800万美元USDC,用于支持deUSD稳定币的储备,占总储备的65%。虽然Elixir声称拥有“1:1赎回权”、是唯一的债权人,但目前无法确认何时能追回这些资金,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deUSD的价值崩塌,这部分储备也将付之东流。

其他潜在的风险点:

在Stream上,"策展人(Curator)"是负责管理资金池的专业机构或个人。他们决定接受哪些抵押品、设定风险参数、分配资金。这些策展人本应是经过评估的风险管理者,但这次的崩盘,使得整个风险控制体系陷入被动:
MEV Capital - 2542万美元:专注最大可提取价值(MEV)策略的投资机构,在多个链上布局:
Varlamore - 1917万美元:主要在Silo Finance上提供资金,敞口主要在Arbitrum(1420万美元USDC)以及Avalanche、Sonic上的资金,总计约500万美元。这次事件或引发大规模赎回潮。
Re7 Labs - 1426万美元:在Plasma链Euler设有专门的xUSD市场,全部为USDT。
这些“策展人”本应是经过审慎评估的风险管理者,但随着上游协议出现问题,整个风险控制体系变得被动和脆弱。
如果你看过电影《大空头》,可能会觉得现在的状况似曾相识。
2008年,华尔街将次级贷款打包成CDO,再以不同层级打包,最后评级机构给予“AAA”评级。如今,Stream通过循环借贷放大三倍,用xUSD作为优质抵押品,被多家借贷平台接受为“高质量资产”。

Stream声称拥有1.6亿存款,但实际部署的资产已达到5.2亿,这个数字是如何计算的?
DeFi数据平台DefiLlama曾质疑这种“TVL虚高”的计算方法——循环借贷实际上是重复计算同一笔资金,因此出现了虚假的TVL inflated现象。
次贷危机的传染路径曾是:房贷违约→CDO崩盘→投行倒闭→全球金融危机。而这次,在DeFi中发生的路径变为:Balancer被黑→Stream挤兑→xUSD脱钩→2.85亿资产变坏账→可能引发更多平台倒闭,形成连锁反应。
在DeFi高收益的“挖矿”环境中,市场越好,大家越不关心资金的真实风险,从哪里赚来的利润。一旦出现负面事件,损失可能就会变成本金,甚至无法收回。
你永远无法完全知道在DeFi中的资金实际风险暴露,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监管、没有保险、也没有最后的贷款人,安全只能靠自己。
市场目前表现不佳,祝你平安。
相关报道:DeFi侦探追踪价值2.84亿美元与Stream Finance相关的贷款以及稳定币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