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la旗下的稳定币YU在本周一再次出现脱锚现象,其价格一度下跌至0.64美元,24小时内的跌幅接近48%,这已经是两个月内的第二次大幅下跌。流动性不足、技术缺陷以及抵押品不足被认为是主要原因。投资者应当警惕稳定币可能带来的潜在财务和系统性风险。
(改写后的中文摘要)
Yala旗下的稳定币YU本周一再次脱离了价格锚定,曾一度跌至0.64美元,24小时内下跌接近48%,是两个月内第二次出现大幅下挫。被认为是主要原因的包括流动性紧张、技术漏洞以及抵押资产不足。投资者应警惕稳定币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避免被意外波及。
市场分析
本周一(11月17日),Yala的稳定币YU在凌晨4点15分到5点之间再次发生显著脱锚,价格迅速下挫至0.64美元。据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截止当天下午3点,YU的价格为0.4869美元,市值约为4373万美元,24小时内跌幅达47.75%,交易量极低,仅为1.265万美元,较前一日下降了98.53%。
在此次脱锚事件之前,DeFi社区Yam在11月15日已通过Twitter提前发出警告,指出“观察到Yala稳定币YU出现危险信号。一名与Yala关系密切的地址正在从Euler平台上的Yala Frontier市场借入大量USDC和大部分YU,尽管借贷利率持续居高,但尚未还款。目前市场贷款利用率已达到100%,意味着放款方无法提取任何流动性”。
实际上,这是YU短短两个月内第二次脱锚。9月中旬,攻击者利用LayerZero多链桥的漏洞或私钥泄露,未经授权铸造了约1.2亿枚YU币。随后,约7.7万枚YU被兑换成等值的USDC,进一步转换成1501枚以太坊(ETH),并分散到多个钱包中。事件发生后,YU的价格曾短暂跌至0.20美元,远低于1美元的目标挂钩价。
为应对危机,Yala暂停了“Convert”和“Bridge”功能,并联合安全公司展开调查,同时强调比特币抵押资产尚未受损。
稳定币作为加密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核心目标在于与法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确保价格稳定和充足的流动性。然而,近年来多次稳定币脱锚事件表明,即便是声称由实物或加密资产抵押支持的稳定币,也可能出现偏离目标价格的情况。
导致脱锚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类:抵押资产不足或价值波动、市场流动性压力、以及智能合约或操作风险。
首先,一些稳定币依赖的抵押资产可能存在价值变动或抵押不足的问题。一旦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抵押品的市值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发行的稳定币总量,从而引发价格下跌或脱锚。
其次,流动性不足也是导致脱锚的重要因素。如果在交易所、自动做市商(AMM)或借贷平台中,稳定币的资金池不足以应对大规模的兑换需求,市场便难以吸收资金压力,价格就可能快速偏离预期。尤其是在跨链操作频繁,或被少数地址集中持有流动性时,风险加剧。
此外,技术漏洞或操作失误也是不可忽视的风险源。智能合约错误、私钥泄露、未经授权的铸币行为,甚至多链桥的安全事件,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市场上流通的稳定币数量或限制用户赎回,破坏其挂钩机制。DeFi市场的高杠杆及自动化操作,亦可能在价格波动时放大风险,促使脱锚现象加剧。
目前,为了减少脱锚事故的发生,许多项目正尝试采取储备证明、超额抵押以及实时审计等措施。这些新技术标志着稳定币由单一算法驱动逐步向更高的透明度与信任机制转变。但投资者应当清醒认识,在加密市场中,1美元的稳定性永远不能得到绝对保障。
最早的稳定币脱锚事件之一是2018年的NuBits。当年,NuBits宣布无需法币抵押即可维持1美元的价格,其核心机制依赖算法调节供应量,以及以“NuShares”作为信任保证的工具。
但到2016年,比特币市场进入牛市时,许多NuBits持有者为追求比特币价格的上涨,集体抛售NuBits,导致其价格失去锚定。2018年市场暴跌,NuBits缺乏实体抵押支撑,系统无法维护买入方的支撑价,价格迅速跌破1美元,最低曾逼近0.20美元,之后长时间难以恢复原本的价值。
2022年5月,TerraUSD(UST)的崩溃成为加密史上最大规模的稳定币危机之一。大量资本从Anchor协议中撤出约3.75亿枚UST,快速削弱市场信心,引发大规模抛售。系统试图通过不断增发LUNA以回购UST,然而随着卖压增加,LUNA的供应量在短时间内暴增至数万亿枚,价格崩至近零,导致大规模损失和市场波动。
法币抵押的稳定币亦曾出现脱锚。例如,USDT在2018年短暂跌至0.80美元,后来市场对其储备的担忧促使其价格回升;USDC在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后,也曾短暂失守1美元。此外,在最近的10月,Ethena Labs发行的合成美元稳定币USDe在币安平台也曾一度下跌至0.65美元。此次偏离的原因并非协议失效,而是币安在市场极端行情下出现的价格源异常,因其订单簿深度不足,导致价格被迅速拉离真实水平,形成局部的脱锚现象。
虽然稳定币旨在提供可靠的价格锚定,但当出现脱锚时,投资者可能面临严重的损失和市场波动。主要风险包括:
财务风险:一旦脱锚,稳定币的价格可能迅速下滑,导致投资者的资产价值出现不可逆的损失。相比传统银行存款,稳定币的年度风险水平更高,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加。
监管与声誉风险:全球范围内,稳定币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美元,主要由USDT、USDC和USDe等主流币占据。监管的日益严格可能引发合规压力,影响发行方的稳定性,此外,市场仍有很大比例的主流采用尚未实现。
系统性风险:单一稳定币出现崩盘可能引发全局性连锁反应。如2022年Terra崩盘造成的损失,冲击整个DeFi生态系统,暴露出加密资产高度互联的脆弱性,风险具有放大效应。
多次稳定币崩盘案例表明,数字资产以美元为锚的稳定币虽具有一定的潜力,但也高度脆弱。每次危机都揭示了流动性不足、抵押资产质量低劣以及算法设计过度依赖的问题。为降低系统性风险,项目方应强化抵押机制,采用超额抵押策略,优先配置高质量、流动性强的资产。同时,应提升透明度,通过储备证明、定期独立审计以及披露详细政策,增强市场信任。储备基金也可以在突发抛售时提供缓冲,维护稳定币的挂钩水平。
相关报道:加密货币周末大幅下挫,比特币(BTC)短暂抹去2025年的涨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