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区块链 >   正文

为何被誉为“Web3时代的谷歌”的DappRadar在成立7年后突然宣布永久停运?

DappRadar因资金耗尽、运营成本激增以及多链时代数据结构的挑战而最终宣布停止运营,这一事件凸显了区块链基础设施在商业化和可持续性发展之间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由资金枯竭、运营成本飙升以及多链时代带来的数据结构性困境所推动,DappRadar最终宣布关闭,揭示了区块链基础设施在商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深层次矛盾。

曾被千万用户奉为 “Web3 谷歌”,DappRadar 为何成立 7 年就永久关闭? 市场分析

DappRadar,这个几乎见证了整个人工智能技术下的去中心化应用生态的区块链数据平台,在成立第七年宣布永久停运。这个起源于 CryptoKitties热潮的区块链分析平台,曾被数千万用户誉为“Web3的谷歌”,作为跨链数据的核心枢纽,即将在短时间内停止所有服务。消息公布后,其平台的RADAR代币价格急剧下跌38%,最低跌至0.00064美元,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的担忧。

曾经的行业基础设施,究竟为何会步入财务难以维持的困境?

从CryptoKitties到数据守护者的变迁

故事要追溯到2017年底。那年冬天,一款名为CryptoKitties的区块链游戏突如其来地爆红,短短几周内就导致以太坊网络瘫痪,拥堵状况空前。

两位年轻的立陶宛程序员,20多岁的Skirmantas Januškas和Dragos Dunica,敏锐捕捉到这一现象的巨大潜力。

Skirmantas曾在国际软件外包公司NFQ担任开发者,擅长数据抓取与可视化;Dragos则更偏向于产品和增长方向。二人早在12岁时便通过网络游戏结识,培养了深厚的技术和市场嗅觉。

2018年2月的某个周末,他们凭借满腔热情,用三天时间打造出了DappRadar 1.0版本——一个简单但实用的网站,列出所有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

DappRadar的出现,标志着行业首次拥有了一个跨链、可验证且统一的数据目录。在平台高峰期,它追踪了百余条公链,成为数百万用户、投资机构和开发者每日必看的数据源。经过七年发展,它已支持90多条区块链网络,追踪超过1万8千个DApp,月活用户峰值超过百万。2021年牛市高峰时期,平台获得由Naspers、Lightspeed等投资机构领投的数千万美元融资,估值一度达数亿美元。

资金难题如何扼杀基础设施?

DappRadar的影响力,远超一份排名榜单。

在2020年的DeFi热潮中,它是首批发现Uniswap日活激增的平台之一;2021年NFT盛行时,它的NFT估值工具让众多用户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手中CryptoPunk的价值已达数ETH;2022年熊市更是其提前发出预警,率先监测到Terra和Luna的风险信号。甚至包括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把DappRadar的链上数据作为评估加密资产风险的重要依据。

然而,影响力越大,运营成本也随之飙升。实时抓取超90条链的数据,需维护数百台节点,并支付高昂的RPC调用费用,还要应对日益猖獗的虚假交易与刷量机器人。创始人Dragos在2024年的AMA中坦言:“我们每天要过滤掉超过90%的虚假交易,这比获取真实数据的成本高出十倍。”

到2025年,伴随着资金逐渐流向交易平台、链上资产(RWA)和AI结合的叙事,纯粹工具型分析平台的融资环境急剧恶化。DappRadar的DAO宝库中,97%的资产为贬值的RADAR代币,稳定币仅剩约4.6万美元,年度月度开销每月约1.5万美元,资金用尽仅剩不到三个月的运营时间。

“我们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方案”,两位创始人在公告中写道。这背后是无数次缩减团队规模、降低薪酬和收缩业务的艰难挣扎。最终,他们选择了体面地告别。

多链时代,为什么让数据平台更难生存?

从整个行业角度看,DappRadar的倒闭并非偶然,而是区块链数据生态的结构性矛盾的集中表现。表面上,链越多,数据平台应越有发展空间,但实际情况正相反。

每增加一条链,就意味着增加一套数据标准、一个API接口和一台节点的维护成本。多链带来的不是指数级增长的收益,而是指数级递增的运维成本。只有高质量、经过清洗的数据,才能支撑平台持续运营,而这需要投入巨额的成本。

由此形成行业悖论:用户期待免费、全面的数据;监管部门要求高合规性且高精准的数据;而数据公司则需要商业模型保证运营。这三者之间,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更深层次的矛盾在于,行业本质上是由叙事驱动的,但基础设施并非行业的核心叙事。2020-2021年NFT、GameFi、DeFi的繁荣使数据平台迎来巅峰,但当行业的焦点转向AI、RWA以及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时,数据分析工具的价值快速被边缘化。加密行业的流量始终由叙事引导,工具的作用则相对被忽视。

DappRadar的退出,正是这一行业规律的体现。在平台关闭后,行业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多链数 据平台的存在是否仍然必要?

市场不会消失,但生态格局可能变得更加碎片化。短期内,没有项目会再试图打造“全链数据中心”。未来可能出现的形式包括:专注于某一特定生态的深度分析工具;面向金融交易的专业数据提供商;以及由交易所或大型基础设施运营商内部使用的分析系统。

此外,监管机构和大型企业将更好地掌控数据产业链,像Chainalysis、Nansen、Elliptic等企业凭借稳定的收入结构,将继续巩固市场地位。数据的角色也将从社区工具转变为高门槛的专业服务。

伴随着AI在数据处理方面的不断突破,未来或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统一平台。自动抓取、清洗和标准化数据的AI工具,可能会成为行业的主流解决方案。

一个时代的终结,亦即新问题的开始

DappRadar的终止,让整个行业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虽然区块链追求透明,但支撑其透明的基础设施却如此脆弱不堪。

到2025年,区块链行业正站在十字路口:透明仍然重要,但其成本由谁承担?基础设施的核心商业模式应如何重塑?多链趋势能否持续,谁又能定义多链的“共同语言”?

DappRadar未能提供答案,但其倒闭激发了整个行业的深刻反思。

相关报道:平台宣布关闭后,DappRadar的代币价格出现暴跌。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