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y Woo提出SegWit钱包可作为对抗量子计算威胁的临时措施,Capriole创始人Edwards却认为此方案无效。

一些批评者认为量子计算机对加密货币构成的威胁被高估了,其中包括Strategy公司的董事长Michael Saylor,他曾公开表示,这实际上是一种推销量子品牌代币的营销策略,意在制造恐慌以吸引关注。
最新资讯
比特币早期投资者Willy Woo提出了一种在量子计算机成为威胁之前保护BTC的务实方案——将比特币存放在兼容SegWit的地址中,建议持有大约7年,等待抗量子协议的成熟与推出。
量子计算一直是加密货币行业的核心关注点之一。理论上,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机有可能破解当前的加密算法,揭示用户的私钥、暴露敏感信息甚至盗取资金。
在周二的一条X(Twitter)帖子中,Woo提出了一种“中间方案”,即将比特币迁移到支持SegWit协议的地址中,持有至未来开发出有效抗量子攻击的解决方案后再进行交易。
SegWit(隔离见证)是一项于2017年8月23日在比特币网络中部署的协议升级,旨在提高扩展性和安全性。

Woo指出,量子计算机可以通过分析公钥,识别出对应的私钥。当前的Taproot地址将公钥嵌入地址中,增加了被量子攻击的风险。而SegWit通过将公钥隐藏在交易的哈希中,延迟暴露公钥,帮助提升安全性,直到交易确认时才公开公钥信息。
他说:“过去,我们主要关注保护私钥(助记词),而在即将到来的强大量子计算时代,还需要保护公钥。”
“早期的设计将公钥隐藏在哈希中,因此BSQC(大型可怕的量子计算机)难以从中破解。”
然而,Woo也指出,这要求比特币用户在托管过程中避免从SegWit地址直接发送BTC,直到新一代抗量子协议成熟。
他还补充说,若托管机构如交易所、基金或冷存储供应商提前采取措施,也许可以在协议升级前保持一定的抗量子安全性。
此外,他认为“普遍的共识”是,量子计算机至少要到2030年后才会对比特币构成实质性威胁,目前抗量子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已经在推进中。
不过,量化比特币和数字资产基金Capriole的创始人Charles Edwards曾对量子威胁提出警告,表示现有的解决方案“并不足以抗量子”。
他说:“SegWit不是一种抗量子方案。我们迫切需要对网络进行升级,而你们看到还有7年的时间暗示可能会导致网络首先崩溃,这是不负责任的。”

“比特币可以适应未来的技术变化,但我们需要看到更大的进展,明年必须达成共识。当前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仍是最大的隐患。”
另一方面,持谨慎态度的批评者普遍认为,关于量子计算机对比特币的威胁被过分渲染了。因为这种技术距离实际可行仍有几十年的距离,且在它成熟之前,银行巨头和其他主要目标很早就会被更先进的解密技术攻破,不会拖到比特币之前。
例如,2023年7月,比特币多头、知名投资者Michael Saylor曾公开淡化量子威胁,称这仅仅是一种炒作和营销的手段,用以推销“量子品牌代币”。
比特币的技术专家Adrian Morris在2月20日的X帖子中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认为:“量子计算几乎还未成为可行的技术,存在能源消耗巨大、内存瓶颈和持续计算难题等多方面的重大技术挑战。”
此外,相关报道还指出,美国国税局(IRS)也在不断更新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指南,包括对质押等操作提供安全指引,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