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ETF资金流出、市值缩水与比特币下跌揭示机构需求转弱、宏观流动性收紧和山寨币ETF遇冷,市场进入深度调整
十一月,加密市场经历了资金大规模外流、IBIT市值大幅缩水以及比特币价格的显著下跌,共同反映出机构需求的减弱、宏观流动性收紧,以及山寨币ETF行情低迷,市场正逐步从牛市情绪过渡到深层次的结构性调整阶段。
市场分析
进入11月,加密货币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曾被视为比特币价格支撑的华尔街机构需求也出现了明显减弱。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旗下的IBIT比特币现货ETF在短短一个月内市值缩水高达16亿美元,创下了自该产品推出以来的最大单月损失。在市场整体走弱、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九万美元的背景下,此次“失血”不仅反映了IBIT的具体情况,更预示着宏观流动性紧缩、机构风险偏好下降以及山寨币ETF发行遇冷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是否意味着Web3牛市的光环开始褪色,还是市场正经历一场更加深层次的结构调整?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比特币现货ETF之一,贝莱德的IBIT基金在11月遭遇了自成立以来最严重的资金流出。
市值大幅缩水:仅在11月,IBIT的赎回额就已经高达16亿美元,导致其市值大幅减少。
资金流出异常强烈:11月13日,美股交易日当天,单日资金净流出达8.667亿美元,创历史第二高;次日,IBIT遭遇重创,单日净流出高达4.631亿美元,创下单日最大资金外流纪录。
整体ETF市场低迷: 截至11月17日,在美交易所的比特币现货ETF累计净流出资金高达25.7亿美元,为自去年1月推出以来的最大月度撤资。这一持续的资金汰换反映出市场需求的明显减弱,也进一步削弱了卖家以较高价格进行套利的可能性。
ETF的资金流动主要通过授权参与者的申购与赎回机制,直接影响现货市场的需求始终。当这些资金调动发生变化时,也意味着矿业股发行和周期性供应的结构性需求同步受到冲击。
伴随着ETF资金的持续流出,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行,市场支撑结构出现动摇。
价格低迷:11月,比特币月度累计跌幅达14.7%,在17日最低曾触及89,253美元,为今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随后略有回升至92,000美元左右。
结构性需求的退潮:此现象反映了未来在2024年至2025年期间支撑价格上涨的基本需求在逐步减少。尽管矿工日产比特币仍保持在450个左右,但市场正逐步消化此前资金流入带来的结构效应。
宏观环境变化:宏观经济趋紧,快速降息预期减退,实际收益率提高,流动性减少。比特币与纳斯达克指数30天的相关系数升至约0.80,为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表现逐渐类似于杠杆化的科技股。
波动性增强:随着机构与ETF吸纳能力减弱,比特币价格未来走势将更易受到短期交易情绪及宏观经济变化的驱动。
随着SEC逐步放宽加密ETF的审批,越来越多的山寨币ETF获批上市。然而,在整体市场低迷的背景下,这些产品普遍遇到资金有限、价格下跌的困境,短期难以带动币价上扬。
市场反应冷淡:例如,Solana(SOL)、XRP、Litecoin和Hedera(HBAR)等山寨币ETF在上线后资金表现不佳,伴随底层币价格普遍下行。Solana上市后,SOL价格下跌了31.34%;XRP ETF开盘后,XRP价格跌了12.71%;Hedera ETF则下跌了25.84%。
资金吸引力不足:整体而言,新推出的山寨币ETF资金流入有限,部分甚至出现连续多日无资金流入的现象。截止目前,这类ETF的累计资金净流入约7亿美元,远未达到预期。
尽管山寨币ETF面临诸多挑战,但加密行业的ETF扩张步伐仍在继续。
审批速度加快:目前市场上已有超过155个交易所交易产品(ETP),涵盖35种不同的数字资产。随着美国政府逐步稳定,ETF审批进程有望提速。
监管态势改善:美国SEC已制定更明确的上市标准,并发布相关指引,加快申请流程。同时,最新审查文件中也减少了关于加密资产的专项章节,监管态度逐步趋于明朗,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质押功能引入:引入质押机制视为激发机构投资者兴趣的关键措施。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也表示,将配合税务部门更新相关指导,为支持质押的加密ETF提供更多法规保障。
综上所述,贝莱德IBIT的市值大幅缩水和比特币价格的深度回调,揭示了当前加密市场面临的严重压力。华尔街机构需求的减弱及山寨币ETF遇冷,标志着Web3牛市的光环正逐渐褪去。这不仅考验市场的去杠杆化进程,也预示着整个加密行业的结构性转变。然而,随着监管环境逐步清晰、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加密ETF的扩张周期还在持续,未来市场仍有机会在调整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推荐阅读: 香港财库局长许正宇:国际航运租金将“代币化”,稳定币牌照有望明年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