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资者来说,x402概念明确提出了一个叙事主题:人工智能时代的支付基础设施。
对于投资者来说,x402概念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叙事主题:AI时代的支付基础设施。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深潮 TechFlow,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近期频繁浏览加密社区的社交媒体,会发现一个陌生的词汇不断出现:x402。
不过,关于它的讨论在英文加密推特上更多,而在中文圈相对较少。这种信息差,通常意味着新的叙事和潜在的投资机会。
事情要从 Coinbase 说起。
今年9月底,Coinbase 宣布与 Cloudflare 一同成立了一个名为 x402 的基金会。当时市场反应平平,毕竟 Coinbase 经常发布各种协议和工具,似乎并不新鲜。
如果你还不了解 Cloudflare,可以简单理解为:这家公司掌控着全球超过20%的网站流量入口,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关键玩家。
它很少深入涉足加密领域,更不用说与加密公司联合开发协议了。
10月中旬,Visa 也宣布支持 x402 标准。作为全球最大的支付网络,选择支持 Coinbase 提出的这一标准,被市场解读为推动行业普及和更大规模的应用落地的信号。
从 Cloudflare 到 Visa,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到传统支付巨头,这个由 Coinbase 主导的 x402 协议,似乎在连接两个世界。
回顾早期参与名单,可以更深刻感受到这种趋势。Google、AWS、Anthropic(Claude AI 的母公司)等科技巨头都在其中。更值得关注的是,众多AI相关项目开始宣布集成x402协议,包括多个AI代理平台。
总的来说,Coinbase 携手传统支付巨头和科技公司,共同推动支付协议的落地,AI项目纷纷跟进集成,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聚合圈。
市场是否在酝酿新的叙事?谁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要理解x402的重要性,首先要了解一个鲜有人知的事实:互联网协议中一直存在“支付”功能,只是一直未被激活。
早在1997年,HTTP/1.1标准制定时,工程师们定义了众多状态码,用于反映互联网不同的状态或请求结果。
比如,404通常表示“页面不存在”;而200代表“请求成功”,但并未告诉你后台是否涉及支付行为。
而402状态码,被早期工程师定义为"Payment Required"(需要付款),但一直没有被正式使用过,处于留存状态。原因很简单:当时的互联网缺乏成熟的支付体系支撑。
用信用卡?需要建立复杂的商户系统对接银行和卡组织;用PayPal?又得打通一套账户体系。这些限制让互联网逐渐走上一条以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Google、Facebook的崛起,本质上就是因为缺乏原生支付能力所带来的局限性。
过去30年,有不少尝试试图激活这个“402支付梦”,但都因技术限制未能成功推进。直到今日,随着加密支付逐渐普及,条件开始成熟:
第一,公链上的原生稳定币(如USDC)可以让支付变得像邮件一样简单;
第二,Layer 2 方案降低了交易成本,在Base或Polygon上,一笔交易只需几分钱;
第三,AI的爆发带来了新需求,各路Agent出现,可能促成真正依赖互联网进行支付的场景。
比如,我想让AI助手调用另一AI的翻译服务,费用仅0.01美元。在传统支付体系下,这样的微支付几乎不可能实现,也难以高效落地。
这就是x402的起因。Coinbase基于HTTP 402标准,开发了一整套支付协议。它不是重新发明轮子,而是尝试把“402”这个空白状态码落实到实际应用中。
通过x402协议,当AI访问需要付费的API时,服务端返回402状态码,并附带支付指令——比如提示:“此API调用需支付0.1 USDC,请转账到指定地址”;
客户端(如AI助手)检测到后,自动发起USDC转账,一旦支付确认,服务便立即完成交付,无需人工干预。
这与传统支付网关的差别在于——
你可能疑问:零手续费,平台如何盈利?
其实,协议本身不收费,但相关平台可以从交易中收取少量服务费,比如Coinbase可以作为支付中介,从交易中抽取微薄的手续费。Base链的低Gas费也让整个系统盈利模式变得可持续。这种模型确保生态整体受益,而非单一平台垄断。
跨链兼容性也是x402的亮点之一。它不依赖特定链,Base、Polygon、Solana等都可以支持,赋予用户在不同链间选择最优方案的空间。
在这个生态中,AI不再只是工具,而是拥有支付和交易能力的“经济主体”。它们可以自主购买算力、数据、其他AI服务,形成全新的代理经济体系。
总结:支付愈发简单、快速、低成本,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逐步到来。这也是为什么包括传统巨头如Visa在内,都开始布局这个方向的原因。
对于投资者而言,x402不仅代表技术创新,还蕴藏丰富的投资机会。协议的参与者名单,是判断未来前景的重要依据。
我们可以先从基础设施层的三大巨头入手:
Coinbase(股票代码:COIN),作为发起者,动机最为直观。它希望以x402打造自己的支付生态,将每一笔以USDC结算的交易都变成生态中的一环,从而巩固其支付基础设施地位。如果x402广泛应用,Coinbase有望成为加密支付的“Visa”。
Cloudflare(股票代码:NET),控制全球20%的网站流量,主要看重AI带来的新机遇。其推出的Workers AI平台,如果能通过x402直接向AI服务收费,将开启庞大的AI内容付费市场。
Visa(股票代码:V),既是防御者也是策略性布局者。它在内部也推出了TAP(Trusted Agent Protocol),为了AI代理设计的支付协议,未来AI可能既用传统Visa网络,也用加密支付,甚至两者同时使用。这一策略使其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在加密项目中,有几个值得重点关注:
@AEON_Community(AEON),已推出支持AI支付的基础设施,合作链包括BNB Chain、Solana、Ton、Tron等,还夺得BNB Chain Demo Day冠军。
@PayAINetwork(PayAI),建立全球开放市场,让AI代理自主互雇,利用开源技术构建,最近完成了自主合约谈判和支付的历史性突破。
@daydreamsagents(Daydreams),构建具有可组合上下文的AI框架,支持链上微支付交易。
@GoKiteAI(KITE AI),正在打造代理互联网基础设施,筹集了1800万美元A轮融资,其代理身份解析系统为AI代理提供可验证的身份和支付通道。
@questflow(Questflow),负责协调全球AI代理的任务执行和赚取奖励,已处理逾13万笔微交易,合作伙伴包括Circle,使用USDC作为结算货币。
@peaq(Peaq),支持x402协议,专为物联网激活设计的Layer-1区块链,已连接超过85万个设备,推动机器与机器的支付场景(M2M)和代理间支付(A2A)。
此外,还有一些暂未发行代币但值得留意的项目,比如:
这些项目一旦发币,有望成为x402概念的新的热点。
篇幅有限,未能详尽列出所有潜在受益者,感兴趣的可以参考另一位知名科普博主 @eli5_defi 的完整项目清单。
总体来说,押注此一叙事的投资路径可以分为三条:
值得提醒的是,x402不是唯一方案。类似的方案还包括Lightning Network的L402协议,试图激活比特币上的402状态码,以及Google自己的AP2协议,虽支持x402,但也在开发其他支付标准。如果大型科技公司推出自己的标准,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不过,x402具备先发优势和生态网络效益。Coinbase+Cloudflare+Visa的组合,以及早期众多AI项目的加入,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生态体系。
对于投资者而言,x402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叙事主题:AI时代的支付基础设施。
无论是押注硬件(基础设施层)还是应用场景(AI代理平台),核心逻辑都是:押注新兴AI经济潜力。相信AI代理将成为未来的主角,它们的支付需求也必然刚性增长,而x402或许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加密方案。
相关推荐:Aster在DefiLlama上的低调重上线,主管称数据仍存在“巨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