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身份验证正在颠覆传统的招聘信任模式。通过提供可验证的凭证,该系统证明了真实的技能和能力比华丽的辞藻更为重要。
随着AI利用华丽但空洞的申请淹没招聘市场,基于区块链的凭证则提供了可验证的技能证明,从而胜过了AI的华丽修辞。
观点作者:Ignacio Palomera,Bondex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全球招聘格局正在快速演变。当今的求职者越来越多地依靠生成式AI来撰写求职信、定制简历,甚至进行模拟面试准备。
智能体AI正自动化申请,而生成式AI则在大规模范围内起草个性化申请。AI自动申请工具使候选人在几分钟内即可申请数千个职位。雇主被看似精美、有说服力且量身定制的申请淹没——但这些申请往往缺乏任何真实的努力、能力或值得信赖的信号。
如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几个AI提示来制作出华丽、高质量的申请,这让传统求职信——曾被视为脱颖而出及展示真实意图的机会——变成了一种商品。求职信不再传递努力或热情,而开始看起来更似标准化输出。
招聘经理面对着充满华丽、个性化申请的收件箱,但这些申请却感觉惊人地相似。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每个人在面试资料上都听起来合格,你又如何分辨谁具备实际技能,谁只是知道如何操作提示?这并不是关于写作能力,而是关于谁能证明他们在现实世界中能够交付实际成果。
传统招聘长期以来依赖基于信任的信号,例如简历、推荐信和学位,但这些信号一直都是薄弱的替代指标。职位可以被夸大,教育背景亦可以被虚饰,过往经历同样可被夸大。AI的出现使得一切变得更模糊,通过华丽的修辞掩盖了无法验证的声明。
在快速发展的远程优先行业,如加密货币或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生态系统,风险甚至更高,因为时间不足以进行深度尽职调查。在假名和全球化环境下,信任的授予通常是快速而非正式的,这存在潜在危险。依赖更多的HR工具或AI检测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真正需要的是更加强大的信任基础。
想象一个试图验证工作历史、社交账号或链上贡献的招聘经理。
如今,去中心化身份(DID)系统帮助个人证明他们是真实存在的,而非机器人。虽然这非常有用,但这只是起点。
更深层次的问题仍未解决:你实际做了什么?一个新的前沿正在出现——你的职业历史、凭证和贡献将被验证并变得可携带。这不仅仅是为了勾选一个框来证明你存在,而是将你的经历编码化,使你的声誉建立在你所做的事情上,而非你所说的内容。
在这一模型中,你的简历变成了可编程的资产。它不是静态的PDF,而是可以演进、可查询,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私下验证,而无需透露每个细节。这就是零知识证明等工具的作用所在,让用户可以控制他们向他人透露多少信息。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一切似乎有些侵害隐私。然而,在实际中,尤其是Web3环境下,许多认真贡献者已经通过基于可证明行为的假名身份进行运作。DID系统使我们能够成为“真实的人”。而可验证的声誉则使我们能够成为“真正的贡献者”。这正是值得关注的根本转变。
随着声誉的可编程化,整个行业有望被重新塑造。资金、招聘环节甚至代币销售都可以利用可证明的凭证作为过滤器。再也不需要猜测谁是合格或符合标准的。无法伪造合并到核心代码库的拉取请求,或假装完成与智能合约发行的非同质化代币(NFT)相关课程。
这使得信任变得可组合——可以内置于协议和平台中。当前可证明的内容包括贡献、学习历史和可验证的凭证。而不久的将来,整个工作历史都可能储存在链上。
AI生成的求职申请只是更大信任崩溃的表现。我们长期以来已接受无法验证的自我报告作为招聘的默认方式,现在我们正在面临后果。基于区块链的身份和凭证系统为未来指明了方向——个人可以证明他们的工作,招聘决策可以基于可验证的数据,而非猜测。
我们需要停止假装华丽的语言等于技能证明。如果招聘——及更广泛的声誉系统——在即将到来的AI浪潮中生存下来,我们必须重新构建信任的基础。链上凭证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起点。
观点作者:Ignacio Palomera,Bondex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相关推荐:安全公司:Coinbase首选的AI编程工具可能被新病毒劫持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目的,不构成法律或投资建议。此处表达的观点、思想和见解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