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批代币化债券有望利用央行数字货币进行认购,这象征着香港加快构建数字金融新基础设施,同时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高效的数字化通道。
香港计划在其第三批代币化债券中引入央行数字货币(CBDC)认购机制,彰显香港在数字金融新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快速推进,同时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一条高效的数字路径。
分析
在香港积极拥抱数字资产、推动数字金融新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逐渐浮现。根据财新网在2025年9月27日报道,香港金管局助理总裁(外事)许怀志披露,香港的第三批代币化债券不仅在资产端实现代币化,还考虑将资金端的认购流程数字化。鉴于香港在资金端的数字资产发展中,央行数字货币(CBDC)已较为成熟,有望成为接入点。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通过数字货币直接认购债券,从而加速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并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条创新且高效的数字通道。
一、香港代币化债券:实现资产端到资金端的全面数字化
自2019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已发行总值约3860亿港元的多币种债券,包括人民币、港元、欧元和美元债券。同时,香港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发行了两批代币化绿色债券,规模分别为1亿美元和7.5亿美元。这些实践已将香港打造成为全球代币化债券的领先地区。
- 第三批代币化债券的创新亮点:此次债券在资产端实现代币化的基础上,还考虑引入资金端的数字认购机制。也就是说,除了债券的发行、登记和交易在区块链上操作外,投资者的认购资金也将以数字方式流转,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 与CBDC的整合潜力:香港在资金端的数字化方面走在前列,央行数字货币(CBDC)是最成熟的数字资产形式。有望将CBDC作为债券认购的首选支付工具,开启数字资产与央行货币的深度融合新篇章。这不仅具有创新意义,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路径。
二、《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战略蓝图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与金管局于2023年9月25日联合发布了《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为香港未来成为全球固定收益与货币中心制定了详尽计划。
- 四大支柱与十项重点倡议:路路线图关注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流动性、离岸人民币业务以及数字基础设施,提出了十项推动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 推动市场创新:该路线图强调通过提升离岸人民币的使用和流动性,以及发展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激发市场创新。将代币化债券接入CBDC认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有助于推动金融服务向数字化转型。
- 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机遇: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将充分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及市场数字化的机遇,以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引入CBDC认购机制,将为人民币跨境使用营造新的数字生态,提升国际竞争力。
三、港股企业积极布局:数字资产投资热潮
在推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香港上市公司也纷纷加码数字资产投资,以捕捉数字经济红利。
- 智云国际购买比特币:2023年9月27日,港股上市公司智云国际披露,旗下全资子公司智云旷士已在香港一家受监管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成功开立比特币账户,并以集团资金购买超一枚比特币,平均购入价格约为11.8万美元。这显示出香港企业对数字资产配置的浓厚兴趣和持续投入。
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将代币化债券接入CBDC认购,不仅是香港数字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 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借助CBDC的引入,跨境债券认购和结算将变得更加高效、成本更低,有助于增强国际支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如果接入的是中国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将为人民币国际使用提供新场景,推动人民币更快走向全球支付体系,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 打造多元化数字货币生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指出,数字人民币的国际运营中心具有深远战略意义,通过多边合作和共赢的生态构建,有助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代币化债券接入CBDC,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环节,为全球数字货币生态的完善提供支持。
结语:
香港第三批代币化债券有望实现央行数字货币的接入认购,标志着香港在数字金融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一创新不仅加速了香港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数字化转型,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探索出一条更加高效的数字路径。随着《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的持续实施,香港有望成为全球数字金融新基建的枢纽,为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和建立安全高效的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阅读:香港发布《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发展路线图》,十大倡议引领全球金融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