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没收巨额比特币是利用软件漏洞,非破解加密算法。

美国政府能够没收巨额比特币,主要依靠发现涉事钱包的软件漏洞,而不是破解比特币的加密算法。
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话李话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近一周,许多加密媒体和自媒体纷纷报道,美国政府似乎破解了某些比特币钱包,并成功没收了太子集团(柬埔寨一个涉及“杀猪盘”骗局的团伙)所持的超过12万枚比特币。具体事件这里不再赘述,大家可以通过Google搜索“太子集团陈志比特币没收事件”了解详情。
这个问题本身没什么大惊小怪,毕竟各国政府多次进行过相关的资产追缴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博主为了吸引流量或其他目的,发表了一些夸张言论,比如“比特币钱包已经可以破解,美国政府可以直接没收比特币”、“比特币是美国情报部门操控的阴谋,用以剥削全球韭菜”、“区块链本身就是骗局,比特币终究会消失”、“大量比特币将涌入市场导致价格崩盘”……这些观点没有实际依据,容易误导大众。接下来,咱们就针对几个具体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1)太子集团陈志的比特币钱包是被破解的吗?
可能是的。
目前网络上关于此事件的说法众说纷纭,比如有人认为是陈志身边的亲信出现了问题,有人怀疑美国通过量子计算机破解了钱包,或者发现了钱包软件的漏洞……
从目前流传的主流观点来看,较为可信的说法是美国利用钱包软件的漏洞实现了破解。具体来说,问题很可能出在钱包的私钥生成环节(即钱包软件的生成算法存在弱随机性)。
正常情况下,比特币助记词和私钥应由高强度随机算法(如256位真随机数,结合高熵随机源)生成,但“陈志”使用的那批钱包可能使用了带有伪随机算法(PRNG)的工具,而非真正的强随机。这意味着私钥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规律,尤其是在早期钱包中较为常见。美国方面掌握了这类规律,通过分析反推出了相关钱包的私钥,从而没收了对应的比特币(估值超过150亿美元)。
提醒:如今大部分主流钱包都已改善了随机生成机制,使用基于强随机源的助记词。若你仍使用早期钱包,建议尽快迁移资产到新地址,以规避潜在风险。
比喻一下,比如银行卡密码是6位随机数字,如果你自己设定一个复杂密码,别人就难以破解,但如果你告诉对方你的密码是出生日期,那么就容易被破解一样。钱包私钥和助记词也是如此,确保随机性和保密性至关重要。
关于美国破解这批比特币所花的成本,我不清楚,但如果花费几亿元人力和算力就能轻松获取价值150亿美元资产,这交易实际上非常划算。
可能性几乎为零。
以前我们也曾写过相关文章,强调只要妥善保存助记词(如12个或24个词),几乎不可能被猜出。比如,12个助记词的所有组合为2048^12,数以亿亿计,由于目前计算能力远远不足以暴力破解,因此只要不泄露助记词,钱包的安全性是非常可靠的。
所以,大部分正规钱包都具备极高的安全等级,特别是助记词严格保管的情况下。不必过度担心超级计算机或量子计算会轻易攻破钱包。实际上,目前链上存放数十亿美元的资产的钱包,都是依靠强助记词保护的,普通用户的风险更多在于助记词泄露或操作失误,而非技术破解。
大概率不会。
此前,特朗普签署的比特币战略储备法案明确将比特币视为国家储备资产,政府没收的比特币由专门机构管理,原则上不会随意抛售出售。这意味着,目前政府持有的比特币预计不会进入市场出售,不会造成价格大幅波动。
除非未来政府调整相关政策,比如加快抛售或重新制定法规。此外,这些被没收的比特币长时间被作为国家资产存放,也减弱了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人类可能会灭绝,但比特币不会消亡。
到目前为止,有记录显示比特币已“死亡”报道超过474次,很多媒体曾宣称它会崩盘、被取缔,甚至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比特币的价值却持续上涨,从几美元涨到现在的十几万美元一枚。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比特币代表了一场全球影响深远的财富转移技术。只要这个技术存在,其价值和影响力就不会轻易消失。
未来或许会出现政策调整、技术变革,但比特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抗审查的数字资产,其根基依然坚实。对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理解并善用这一技术,不盲从、理性投资。
近期事件使得Trust Wallet被卷入舆论风波,部分媒体质疑它的安全性。对此,我想说:Trust Wallet由Binance于2018年收购,我自己从2019年开始使用至今,一直未遇到资产丢失问题。
当然,我并不代表Binance背书,也不意味着它绝对安全。任何钱包都存在一定风险,以下是一些看法:
以下以Electrum为例,简要讲解如何安全离线生成助记词:
下载安装Electrum钱包(请务必从官网下载,避免钓鱼风险),并下载相应的签名文件与开发者公钥(ThomasV的公钥)进行验证。将相关文件复制到U盘,转移到一台完全离线的电脑进行操作,确保私密性和安全性。

可以利用GPG工具对下载的软件进行验证,确保软件未被篡改。具体操作包括导入开发者的公钥、验证签名,确认软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之后,即可在离线环境中安全生成助记词。
在离线电脑中打开Electrum,选择“创建新钱包”或“创建助记词”,生成对应的助记词,并妥善保存。建议不要存储在云端或联网设备上,可用纸质笔记或金属备份存储,确保资产安全。
此外,助记词一旦生成,应立即离线存放、小心保管,避免被他人获取。同时,建议使用多重存储策略,分散存放助记词的各个部分,降低全部信息被盗的风险。
如果觉得自行保存助记词麻烦,也可以考虑将资产存放在主流交易所或采用公司提供的MPC(多方计算)钱包。这种方式无需自己备份助记词,但依赖平台的信任度,因此应选择信誉良好的服务商。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安全第一。加密资产的安全不仅仅取决于工具本身,更由个人的操作习惯和风险意识决定。在市场中保持警惕,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操作,才是保障财产安全的关键所在。
最后提醒:在加密领域,风险无处不在,保持谨慎、不断学习,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资产安全。
相关推荐:美国国会推动50年来首次修订《银行保密法》的相关讨论。
上一篇:2025年:比特币为何不敌黄金?
下一篇:比特币ETF冷淡情绪施压关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