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交易所抓住增长机遇,中心化平台却在合规压力下退缩。随着用户更倾向于透明度而非承担企业托管风险,DeFi借贷增长了959%。
去中心化交易所抓住增长机遇,而中心化交易平台在合规压力下有所退缩。随着用户偏好透明度,不愿承担企业托管风险,DeFi借贷激增959%。
随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和监管环境逐渐明朗,加密货币领域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交易量与中心化交易所(CEX)之间的比重不断提升,达到了新的高点。权力正在从传统中心化体系转向更加透明、由代码驱动的去中心化平台。
观点
观点作者:Rachel Lin,SynFutures联合创始人兼CEO
自2020年“DeFi Summer”繁荣与调整周期以来,DeFi已走过了漫长的演变历程。早期的迅速增长主要源自试验、炒作以及高额激励的不可持续性。
五年过去,DeFi的基础架构已经彻底变化。过去一年的探索实际上是一个低调的整合阶段,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2025年将成为DeFi超越中心化交易所的重要转折点。
受2023年和2024年熊市影响,许多缺乏产品市场契合度的DeFi项目被淘汰,推动其他平台加快成熟步伐,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际应用落地。
近期,Celsius和BlockFi的倒闭,以及FTX的破产事件,暴露了众多中心化平台的固有弱点。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则致力于通过高性能公共链和自主搭建的基础设施,实现速度和用户体验与中心化平台相媲美。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区块链技术延迟的显著改善,全链上订单簿已成为现实。这使得DeFi协议可以开始解决此前在资本效率和流动性方面面临的问题。
新一代的设计通过结合自动做市商(AMM)与订单簿撮合机制,甚至支持完整的链上订单簿,极大提升了流动性供给效率,有效缓解滑点和市场深度不足的问题,为交易者提供更佳体验。
从数据来看,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前十大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现货成交额达到8760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25%。同期,中心化交易所(CEX)的现货成交量下降28%,至3.9万亿美元,两者的成交量比值降至历史最低——第二季度为0.23。
DeFi的复苏主要由交易活跃度的提升推动。例如借贷协议,其活跃度自2022年底触底后飙升了959%,远超中心化平台。像Aave的存款规模已跻身美国前四十大银行行列,充分彰显DeFi规模与信誉的不断提升。此外,Coinbase与Morpho合作,推出以比特币作为抵押的链上贷款产品cbBTC,结合Morpho的基础设施和流动性,标志行业逐步迈向纯粹的DeFi生态体系。
在经历了多起CeFi借贷平台危机后,用户更偏向于选择透明且自动化的链上借贷模式。从交易规模到信贷供给,DeFi都展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加密市场逐渐获得更清晰的监管指引,这一变化反而激发了行业的创新动力。领先的DeFi协议在明确的合规框架下积极对话,推动透明度和自托管的合法化。例如,Uniswap推动合理政策讨论,促进行业的合规与自主发展。
同时,在SEC对Binance和Coinbase的诉讼事件中,用户纷纷迁移至去中心化交易所,相关交易量在数小时内激增了444%。这表明在监管趋紧时,交易活动并未消失,而是逐步迁移到链上,持续保持演变。
安全风险与资产托管问题也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3年,中心化交易所因黑客攻击及管理不善共造成近110亿美元资金损失,这一数字是被盗去资产的11倍以上。因此,将资金存放在大型交易所的风险远高于使用自托管钱包或智能合约的风险。
面对DeFi的强劲势头,一些中心化交易所(CEX)开始将链上基础设施直接整合到平台中。例如,Coinbase已集成“Base”二层网络上的主流现货DEX“Aerodrome”,使用户可以在熟悉界面下体验去中心化流动性,但仍由Coinbase控制项目的入口分发。
此外,Binance生态系统也在快速发展。“BNB Chain”在2024年10月创下历史新高,吸引了大量活跃用户。其中,“Aster”永续合约交易所表现突出,有猜测认为其可能与赵长鹏(CZ)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这些CEX的核心人物逐渐转向去中心化领域,这些“新生态”及产品的“去中心化”程度也值得深思。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DeFi的总锁仓资产(TVL)已回升至约1300亿美元,逼近历史高点,并在衍生品、资产管理、支付等细分领域实现更高透明度与无需许可的准入。这表明DeFi正逐步超越传统金融场景,显示出更强的增长潜力。
由于法规合规的压力,许多CEX平台动作变得缓慢,甚至收缩部分业务。比如Crypto.com近期缩减了在美国的运营范围,下架多种代币,并推迟新产品上线以规避监管不确定性;而OKX也因合规预期变化,在拓展其去中心化业务方面表现谨慎。
反观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凭借结构的简洁性、运作的高效性和完全由代码驱动的优势,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迅速推出新功能。例如支持现实资产的代币化、创新收益策略和集成人工智能的智能代理等,都像软件更新一般敏捷部署,为未来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除非CEX们能够根本性地革新自身模式,否则它们逐渐边缘化的趋势难以逆转。单纯复制部分DeFi功能或提供自托管选项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密社区对于以“由代码构建”的体系的信任,明显高于企业承诺的信誉。
近期,随着大量资金重新流入市场,绝大多数都被去中心化实体(DeFi平台)捕获,这证明了行业的转型方向。这一趋势预示着:属于DeFi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一个更具韧性,更能赋予用户自主权的金融生态正在孕育形成。
观点作者:Rachel Lin,SynFutures联合创始人及CEO
相关推荐:法国政府正准备审议“拥抱比特币(BTC)和加密货币”的相关动议,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