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her 并非只是简单购买黄金,它还怀有更大的抱负。
Tether 不仅仅是单纯购买黄金,它背后还隐藏着更宏大的战略野心。
市场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深潮 TechFlow,作者:Lia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到2025年,全球各国央行掀起了一场空前的黄金采购潮。
中国、印度、波兰、土耳其等国的央行在过去一年中共计买入超过1100吨黄金,创下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历史新高。
然而,在这股黄金回归的浪潮中,一个“非主权”机构正在逐渐崭露头角——那就是稳定币之王USDT的母公司Tether。
据彭博社报道,Tether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买家之一。其最新的储备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Tether持有的黄金价值超过129亿美元,超越澳大利亚、捷克、丹麦等多个国家的央行,跻身全球前30大黄金持有者之列。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购金速度。在过去一年中,Tether平均每周增持黄金超过1吨,这一速度在全球央行体系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和巴西,甚至超过土耳其和中国央行。
这还不包括其黄金稳定币(XAU₮)背后的金条储备,以及用数十亿美元利润进行的私人黄金投资。
Tether购买的不仅是纸黄金或ETF,而是真正的金条实体黄金。
与全球大多数央行将黄金储存在英格兰银行或纽约联储不同,Tether选择自建金库,自行托管。Tether的CEO Paolo Ardoino在采访中透露,公司已在瑞士建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金库之一”,但未披露具体位置。
据深潮TechFlow了解,Tether亦在新加坡建设第二个金库,以支持其在亚洲的黄金储备及其黄金稳定币XAU₮的扩展。
一家加密公司正在复制央行硬件基础设施,搭建自己的金库和全球分布式储备系统。
近期,Tether更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布局,招聘了进入黄金市场核心环节的人才。
彭博社报道,Tether从汇丰银行高薪挖来了两位全球顶级贵金属交易专家:全球金属交易主管Vincent Domien和EMEA地区贵金属融资主管Mathew O’Neill。两人目前仍处于离职交接期,预计数月后加盟Tether。
Domien同时是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董事,该机构是全球黄金市场的重要标准制定者;O’Neill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汇丰任职,是欧洲贵金属融资领域的关键人物。
深入研究不难发现,Tether在黄金上的布局远超买入实物黄金,它在谋划一张完整的产业链布局,背后彰显出更宏大的战略愿景。
自建金库、囤积实物黄金,是Tether在“资产端”向中央银行取经的第一步。但其野心远不止于此,Tether希望将整个黄金产业链整合入其金融版图,打造一种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
这套布局大致分为三层:底层是黄金矿产和特许权,中层是金条,上层是链上代币化的黄金资产。
首先,是广为人知的:XAUT — 一种写入智能合约、以金本位支撑的黄金代币。Tether Gold(XAU₮)每一枚都代表一盎司实物黄金,由瑞士金库托管,符合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合格交割金条”标准。
最新数据显示,XAU₮背后对应约37万盎司黄金,合约实体黄金超过11吨,全部存放在瑞士金库中。在黄金价格上涨的带动下,XAU₮的市值已突破21亿美元。
这意味着,Tether实际上拥有双重黄金敞口:
一方面,是作为资产负债表上实物黄金的实际储备,用以强化其USDT的信用及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是黄金代币XAU₮背后锁定的黄金资产,将其转化为可在链上流转的金融资产。
例如,Tether推出了“The Alloy platform”,允许用户用XAU₮作为抵押,铸造出新的合成美元稳定币aUSDT。
然而,Tether的布局还远不止于此。它积极入股上游的黄金特许权公司,将未来矿山的黄金产出逐步纳入其资产体系中。
2025年6月,Tether投资机构宣布入股加拿大上市公司Elemental Altus Royalties,这是一家专注于黄金及贵金属特许权和收益权的公司,拥有多个采矿项目的权益。
通过一系列协议,Tether最多可以持有该公司的三分之一以上股权,成为其“基石股东”,甚至在支持与EMX Royalty合并时,追加了约1亿美元投资,意图打造一个中型的黄金特许权平台。
Tether不仅购买实物金条,还积极争取获得未来黄金的分成权益。
此外,据《金融时报》报道,Tether正与多家黄金矿业和投资公司接洽,意在在采矿、冶炼、交易及分成收益等环节部署资本,构建属于自己的“黄金产业生态圈”。
例如,Tether曾与黄金采矿投资公司Terranova Resources进行过洽谈,虽未达成交易,但释放的信号十分明确:其战略目标是在整个黄金产业链中实现系统性布局。
综合来看,Tether在黄金领域的布局体现出“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深度穿插:
从上游出发,通过链上黄金代币XAU₮,满足全球用户对黄金需求,建立“黄金流量入口”;
从下游入手,沿着矿山开采、特许权益、供应链协作,将黄金资产和产业链逐步纳入掌控,形成完整闭环。
表面上看,Tether押注黄金,似乎是借“黄金FOMO”情绪,跟随央行买入安全资产的一种表现。
但纵观其高管过去两年的言论和资产调整,可以发现,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套成熟的资产哲学:
借助比特币和黄金,为“无国籍央行”打造双重支柱的资产负债表。
Tether CEO Paolo Ardoino多次强调,他不喜欢“比特币是数字黄金”的说法,更倾向于将黄金看作“自然界的比特币”;它们都具备稀缺性,经过时间检验,只是存在形式不同——一个在物理世界,一个在数字世界。
2025年9月,Ardoino说:“随着世界变得更不确定,Tether将继续用利润投资于比特币、黄金和土地等硬资产。”他相信,比特币与黄金将比任何法币都更持久,成为穿越各个周期的核心价值载体。

正如XAU₮广告中所强调的,五千多年的历史证明,黄金象征威权、稳定和真理,用重量衡量一切价值,而非言语。

背后,是Tether在资产端近两年来的一系列动作:
一方面,Tether每季披露的审计报告显示,其资产大多集中在美国国债。仅持有的美债片段就超过1200亿美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美债持有者之一;
另一方面,从2023年起,Tether反复强调,将利用每季盈利部分购买“长期价值资产”,首先是比特币,其次是黄金。其目的不是为了给USDT提供100%抵押,而是为了增强资产负债表中的“硬资产”属性,以抗衡利率、信用风险和地缘政治波动。
因此,Tether押注黄金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层:
第一层,最直白的——用利润换取一种“永不贬值的硬资产”。
在高利率周期中,Tether通过持有巨量美债赚取逾百亿美元的年度利润,预计2025年利润将超过150亿美元。但 Ardoino清楚,这种“利差”是周期性的,而主权债务膨胀则是结构性的趋势。
过去一年里,他多次提到“贬值交易”:投资者担忧主权债务和货币的长期贬值,将资产逐步从国债和法币转向黄金等“硬资产”。
第二层,旨在抵抗美元体系可能出现的极端风险:
如今,USDT的体量已与一些小国货币和地区性银行体系相当,若未来出现监管制裁或资产被冻结,也会带来极大不确定性。黄金作为“非主权资产”,又可以自主建库,完全脱离传统托管体系——这使得Tether选择在瑞士和新加坡建造金库,而非依赖英格兰银行或纽约联储的黄金储备。
第三层,是属于RWA(实物资产支持)时代的优势:黄金是最容易被接受的链下资产。Tether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告中明确称XAU₮为“最大规模、最合规的代币化黄金产品之一”,所有代币由瑞士金库中的金条100%实物支持,形成了良性的闭环:
这实际上是在将黄金产业链的现金流与估值数字化、去中心化,从商业模式看,Tether正逐步学会了“扮演央行的角色”。
其目标不仅仅是追逐收益,而是在构建一种由代码支撑、以黄金和比特币为基石的新金融秩序。
未来如果世界进入多极货币、多元资产的格局,“美债 + 比特币 + 黄金”或将成为一家“无国籍央行”跨周期抗风险的资产负债表的核心组成部分。
此外,据报道,Tether甚至考虑与AI机器人创业公司Neura达成11.5亿美元的合作交易,显示其在金融技术和产业布局方面的野心不止于黄金投资。











